在醫院蘇醒過來的韋元良,看著自己的父母,只是默默流淚,而他在痊愈之后,以散心的理由去了阿柳曾經和他說過的家鄉,那是一間很老很老的院子了,桃樹長得很高,已經伸出了樹枝,甚至于是長到了墻壁的外面。
韋元良在門外呆呆站著看了很久。
吱呀聲中。
木門被從里面打開了。
一個身材只到韋元良肩膀的,穿著棉布長裙的老婆婆慢慢地走出來,她戴著老花鏡,似乎是沒有想到,外面還有人,被嚇了一跳,有些好奇地看著韋元良,“小伙子,你找誰啊……”
韋元良手掌顫動,“我,我只是來這里散心。”
他不知道該怎么說,脫口而出道:
“你家院子里的桃樹,長得真好。”
老太太愣了下,和藹笑著道:“是啊。”
“自從我十六歲有一次迷路了以后,回來就變得很會種桃樹了。”
“小伙子,你是來找人的嗎?”
韋元良結結巴巴:“不,不是,我只是,隨便看看。”
老人溫和道:“這樣啊。”
她看著這個奇怪的青年,溫和笑著道:“要進來轉轉嗎?”
“也不知道為什么,總覺得你啊,很面善。”
這個時候,距離他踏入秘境已經過去了很久,約莫是春夏,韋元良幫著收拾了一整個院子的桃樹,吃了一碗炸醬面,老人戴著眼鏡,笑呵呵道:“來,不嫌棄的話,試試看吧……”
“呵,我家習慣做炸醬面的時候,把花生炸得焦點。”
“也不知道你習不習慣。”
韋元良手掌顫抖,最后卻只是埋著頭,大口大口地吃面。
在告辭之后,他走出門去,鄰居家的人恰巧回家,問那和藹可親的老太太道:
“唉?柳婆婆,那誰啊?你家親戚?”
“不知道啊……”
老太太回答道:“是個很好心腸的陌生小哥。”
韋元良背對著她,大步往前,痛痛快快地流了一次眼淚。
那是人在桃花源留下的影子。
夸父這樣說。
之后的韋元良,就像是換了一個人,認認真真地學習劍術和功法,認認真真地生活,只是始終不曾談婚論嫁,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甚至于在那個時代,這也不是什么問題,為人善良,劍術高超,是個很好的鄰居。
只是在很久很久之后的有一天里,他的鄰居突然發現,隔壁的老人消失不見了,連忙報警。
等到打開門以后,卻發現桌子擦拭地干干凈凈。
垃圾也已經倒了。
這是被記錄于遙遠未來,某個博物館的,一個并沒有人在意的,普通人的故事。
虛幻或者真實,對于人來說,究竟什么才是‘真’?
虛幻是否一無可取。
真實是否絕對正確?
每個人有不同的答案。
只是,
或許是六十年后,或許是七十年后。
白發蒼蒼的韋元良站在了桃花源里。
他踏入了桃花的幻境里面,那里面的幻境和當年一模一樣,有著小橋流水,是隱世的門派,背對著他的少女怔了下,轉過頭來,看到了白發蒼蒼的老邁劍客,韋元良抬起劍斬斷桃花,落英繽紛,忽而化作了年少時候的模樣,咧嘴笑道:
“我來找你了……”
“阿柳。”
PS:今日第三更………四千六百字。
真實和虛幻,又要如何選擇……普通人的選擇更在乎一點,原本是打算要寫到韋元良陷入幻覺里,可是覺得那樣不大好,就多寫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