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最引人矚目的還是那雙眼睛,里面仿佛蘊含著天地的奧妙,初看好似一座小山,平平無奇;再看又似巍峨高山,切割昏曉;最后又似一片無盡山脈,坐落在無盡大地之上,亙古長存。敖臻甚至忘記自己的目的,忘記了自己身處何方。一直走,一直走......
敖臻的秦嶺之路是從終南山開始的,終南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圣地,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西起寶雞市眉縣、東至西安市藍田縣,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神話傳說更是如恒河沙數,傳說全真道始祖王重陽就是在此受呂祖點化,羽化飛升的。
而終南山也是不愧其第一洞天福地的美名,山川之力的數量遠遠超出武當山,至少是武當山的一倍左右,當時看的敖臻直流口水,可惜神力不夠,無法熔煉山川之力,敖臻也只能忍痛離開了終南山,他當時一邊走,一邊回頭的模樣簡直讓人心酸。
從終南山離開之后,則是沿著秦嶺山脈前往華山。華山古稱“西岳”,乃華夏著名的五岳之一,為秦嶺東段高峰之一,有南、西、北、東、中五峰,又稱太華山。華山奇峰突兀,氣勢磅礴,自古以奇險峻拔著稱于世。
相傳乃是西岳金天愿圣大帝的道場,道教全真北五祖中的呂洞賓、劉海蟾曾修道于此,“沉香劈山救母”的民間神話更是流傳盛廣。
現存七十二個半懸空洞,道觀20余座,其中的玉泉院、都龍廟、東道院、鎮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有南山湫、金華洞、玉泉洞、日月巖等名勝古跡,乃是華夏旅游圣地之一。其內蘊含的山川之力雖然比不上終南山豐厚,但是卻絲毫不弱與武當山。
終南山、華山豐厚的山川之力讓敖臻懸起的心徹底放下來,同時也發現山脈之間也有山川之力流轉,勾連一座座山。之后徹底放下心的敖臻開始準備借助秦嶺山脈的壯麗,自然之玄妙突破丹勁武道宗師之境。
于是他就順著秦嶺山脈往東而行,先后經過太白山、透馬駒山、代王山、紫柏山、玉皇山、鰲山、興隆嶺、摩天嶺、光頭山、秦嶺梁、東老君嶺、四方臺、翠峰山、首陽山、靜峪腦、麥秸磊、牛背、闡五臺、翠華山、萬華山、太興山、云臺山、五鳳山、鳳凰山、將軍帽、箭峪嶺,直到來到了驪山之中。
遠遠望去一個孤立的地壘式斷塊山,山勢逶迤,樹木蔥蘢,宛如一匹蒼黛色的駿馬的山峰落入敖臻眼中。這是驪山,因景色翠秀,美如錦繡,故又名“繡嶺。
每當夕陽西下,驪山輝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綺麗,有“驪山晚照”之美譽。驪山是華清宮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山上文物勝跡眾多、自然景觀秀麗,遍布著烽火臺、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諫亭、上善湖、七夕橋、尚德苑、遇仙橋、三元洞等眾多著名景點。
周、秦、漢、唐以來,這里一直作為皇家園林地,離宮別墅眾多。上古時期,女媧在這里“煉石補天”;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了“烽火戲諸侯”的歷史典故;秦始皇將他的陵寢建在驪山腳下,留下了聞名世界的秦兵馬俑軍陣;盛唐時,唐玄宗與楊貴妃在此演繹了一場凄美的愛情故事,是中華民族歷史脈絡的見證。
敖臻衣衫襤褸,清亮的眸子中倒映著這座充滿傳奇色彩的山峰,然后開始登山。等到了山巔之時,敖臻感應著識海貝葉內這兩個月積累的神力,不由露出了會心的笑意,他知道突破丹勁就在今天,就在現在。
只見他催動洞悉衍法的神通,開始推衍突破丹勁的最佳方式,他的大腦開始高速運轉,無窮的奇思妙想涌現在他的意識中,慢慢的一個想法在他的識海內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