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昨日一戰,關羽等人發現羅馬士卒雖然個體強大,但不同兵法戰陣,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憑借著軍陣加持,若在平地一戰,城內的十多萬大軍足以戰勝那些羅馬士兵。
唯一讓人擔心的卻是那三萬神圣騎兵,這個騎兵個個實力不弱。若是在平地發起進攻,就憑城內漢軍的實力,覆滅怕是只在頃刻之間。
然而就在此時,關羽收到了典韋來援的消息。對于典韋的實力,哪怕是以關羽的驕傲,也不得不承認,那是一個實力不遜色的存在。更關鍵的是,典韋的三千飛戟兵乃是天下精銳,更是騎兵克星。
有典韋的飛戟兵相助,加上眾人的親衛兵,足以阻攔羅馬人的三萬騎兵了。而且憑借關羽和典韋的實力,纏住羅馬主帥一段時間不成問題。
等到徐晃等人擊敗羅馬大軍,就能夠憑借十數萬大軍相助,一舉鎮壓羅馬主帥,取得這場大戰的勝利。
當然這是最理想的情況,戰場之上,瞬息萬變,事情的發展不一定會按照眾人的想法進行下去。不過既然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關羽等人自然不會錯過如此良機。
第二天一大早,太陽剛剛升起,漢軍就開始生火做飯。由于馬上要面臨大戰,生死難料,關羽將供給中高層軍官的靈米發了下去,肉類也敞開供應,頓時讓一眾漢軍士卒喜笑顏開。
待一眾士卒吃飽喝足之后,關羽命人打開忠義城的城門,十數萬將士如潮水般涌出,在城外的平原上擺出整齊的軍陣,軍煞之氣凝聚,化作云層守護著眾人。
軍陣之外,由徐晃統領著關羽等人的親衛,大概一萬五千人左右。由于這些人分屬于關羽等人,平日里訓練的戰陣也不同。哪怕徐晃用兵之道不俗,也只能布置一些基礎戰陣。
哪怕只是最基礎的戰陣,在徐晃的統領下,依然宛如一只巨獸一般,散發著恐怖的威壓,隨時準備擇人而噬。區區萬余人組成的戰陣,竟然比旁邊那十數萬大軍還要可怕。
和漢軍整齊的軍陣不同,那些羅馬士卒雖然都十分悍勇,但組合起來卻更像是烏合之眾,看起來沒有多少秩序,無法形成整齊的軍陣。
甘寧分來軍陣,催馬上前,來到羅馬軍陣之前,長嘯一聲:“大漢錦衣侯,折沖將軍甘寧再此,爾等羅馬蠻夷誰敢上前一戰!”
面對甘寧的叫陣,一眾羅馬大將**縮尾,沒有一人敢上前一戰。要知道,哈利乃是羅馬的上將軍,別說在尋常的羅馬士卒眼中地位甚高,就是在一眾羅馬將軍心目中,也是強悍到極點的武士。
可是這樣的強者,一招之內就被甘寧斬殺。面對甘寧的挑釁,這些羅馬將軍自然不敢上前送死。而那三位圣騎士長雖然有心出戰,可沒有登拉本的首肯,他們豈敢擅自出戰!
看到羅馬軍中無人應戰,甘寧不由哈哈大笑道:“蠻夷就是蠻夷,這么沒種還敢入侵我大漢天朝,簡直是蜉蝣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面對甘寧的挑釁,羅馬大軍的氣勢不斷下降。見此,登拉本不得不示意圣騎士長比爾上前應戰。比爾立刻長嘯一聲,御馬沖向陣前的甘寧。
他在沖鋒之時,氣勢凝聚,仿佛一柄無堅不摧的利刃,給人一種鋒銳危險的感覺。甘寧的感受自然更加深刻,那絲危險的感覺讓他熱血沸騰,胸中涌現熊熊戰意。
面對比爾的沖鋒,甘寧自然也不甘示弱,同樣催馬上前。他握緊手中的長刀,不斷的積蓄力量,無盡的煞氣在刀內聚集,等待著出刀的時刻。
這是甘寧的一式秘法,名為拔刀斬,名字雖然十分普通,但是危機卻非同凡響。這是秘法的關鍵在于蓄勢,積蓄的時間越長,威力就越發恐怖!
而甘寧出陣之時便開始蓄勢,積蓄到此時,長刀內的積蓄的力量簡直恐怖。在甘寧的感應下,刀內的力量一旦爆發,能夠輕易滅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