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天下大旱,數月無雨,河流干涸,莊稼都快要旱死。敖臻見此,召集太學士子數萬,傳授部分地皇補天術玄妙,讓這些士子能夠尋找到地下水脈,鑿井開泉,以活百姓。
同時,敖臻下詔,所有遭災百姓賦稅、勞役全免。官府低價租借種子、農具給百姓,幫助百姓渡過此劫。借助旱災哄抬糧價者,一律予以斬首,連坐三族。
這次旱災雖然讓不少百姓損失慘重,但是死傷并不多。敖臻的連坐詔令,數萬太學士子的監督,地方官員、豪強自然不敢無視,全力配合,方有如此奇跡。
經過這次旱災之后,敖臻在大秦的聲望可謂是如日中天,深受百姓擁戴,愿意為他赴死的百姓絕對難以計數。
無盡的信仰愿力源源不斷的朝敖臻匯聚而去,然后被乾元天經煉化,轉化為敖臻自身的法力,不斷增強敖臻的底蘊。雖然這些年不斷有信仰愿力傳來,但是從來沒有這般龐大、純粹。
不過,敖臻不僅沒有絲毫高興的情緒,反而內心一陣發寒。緊接著,便是無盡的怒火沖天而起,恨不得將焚然整個天穹,將天庭諸神全部焚燒成灰。
原來在這方世界,風雨雷電,旱澇瘟蝗均是天庭牧民的手段,是天庭諸神的權柄所在。天庭諸神為了獲得人族的純凈信仰,不斷的操控天氣萬象,絲毫不顧及億萬人族的生死存亡。
或許,在天庭諸神眼中,人族只不過是提供信仰愿力的工具,又有誰會在乎工具的想法呢?需要的時候,拿來一用;不需要了,就扔在一邊,任其自生自滅!
這一刻,敖臻對于天庭失望至極,對于建立人道神庭的渴望前所未有的強烈起來。哪怕他如今已經轉化為真龍之體,但在他的心中,他始終是個人,其次才是踏入大道的修行者。
作為一個人族,敖臻的立場天然就站在人族這邊,自然對天庭牧民的手段感到不滿。不過,他心中雖然十分不滿,但面對天庭的強勢,也不得不暫時隱忍。
當然,隱忍歸隱忍,可敖臻卻不會坐等天災到來,然后疲于應對。相較于被動防御,他更喜歡主動出擊,將威脅消除于萌芽狀態。
經過一番思索之后,敖臻發現旱澇瘟蝗是人類繁衍生息的最大敵人。一旦出現旱、澇、蝗之災,便是餓殍遍野。瘟疫之災,更是死傷無數,足以讓一國元氣大傷。
為了解決旱、澇之災,敖臻下詔大修水利,建立了三橫八豎的運河系統,讓大秦境內的大型水網練成一體,使得大秦對旱、澇之災的抵抗程度極高。
為此,敖臻征調十萬士兵,并特意推演出一篇功法,力士煉體訣。力士煉體訣乃是一門修煉肉身力量的功法,最玄妙之處在于將勞作與修行結合在一起。
修行此功法者,越是辛勤勞作,修行速度就越快,力量增長越多。為了強化肉身,增長力量,那些士卒可是拼命勞作,短短三年間就完成了運河的挖掘,堪稱奇跡。
對于蝗災,敖臻專門建立了一個捕蝗使,創造了一門玄功捕蝗功。修行捕蝗功的人能夠靠吞噬蝗蟲,抵御蝗災來增強修為。自有捕蝗使后,大秦境內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蝗災。
在這個時代,瘟疫是最可怕的災難,更是天庭瘟部的神職范圍。敖臻即使能夠推衍出吸收瘟疫修行的功法,恐怕也擋不住瘟部的瘟疫。
畢竟術業有專攻,對于瘟疫之道,他絕對比不過瘟部神靈。因此,敖臻只能召集一眾醫師,推衍出瘟疫治療之法,使得大秦百姓不受瘟疫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