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邊,沉悶的號角聲響起,十萬秦軍列成軍陣,煞氣沖天。軍隊旌旗如林,兵戈之氣在虛空凝實,形成軍氣云團,鋪天蓋地而來,殺機直沖九霄。
王翦手持戰劍,掃視麾下的十萬大軍。這十萬大軍都是經歷伐趙之戰的百戰老兵,個個都是當之無愧的精銳,悍勇無比。組成戰陣之后,足以擊敗數倍的燕軍,王翦對此有極大的信心。
片刻之后,王翦收回目光,肅聲道:“眾將士聽令,燕國不過蕞爾小國,竟敢派遣刺客荊軻刺殺王上,其罪當誅。所謂主辱臣死,我等當兵伐燕國,為王上報刺殺之仇,為大秦開疆拓土,更為我等建功立業!”
王翦話音一落,眾將士頓時怒氣沖天,殺氣直沖九霄。對于大秦士卒來說,秦王就是他們心中永遠的神。自秦王親政以來,秦軍的地位、待遇提高了數倍。
糧餉每月足額發放,沒有任何克扣;戰功如實記載,不怕他人冒領,按功勛予以升遷;戰死撫恤豐厚,賜田地,免賦稅,父母妻兒得官府庇護。因此,大秦士卒每戰當先,悍不畏死。
看到這一幕,王翦的眼神中露出滿意的神色,士氣可用。他抽出手中長劍,對著燕都薊城方向一指,大聲吼道:“擂鼓!出發!一戰平燕國!”
轟!伴隨著震雷般的鼓聲,大軍發出沖霄的吶喊聲,然后在王翦的帶領下,仿佛鋼鐵洪流,朝著薊城方向滾滾而去。這股洪流,似乎能擊碎任何阻擋,讓藏在遠處的探子神色大變。
薊城,燕宮。
砰!精美的酒樽被狠狠的摔在地上,青銅鑄造的酒樽,無法承受這么大的力量,摔在地上的時候,幾乎變成了銅餅。燕王喜把手邊的酒樽甩出去之后,霍然起身,面色難看至極!
燕王喜被傳來的消息引爆了怒火,大殿走了幾圈,方才勉強控制了情緒,眼神冷冷的看著燕丹,斥責道:“姬丹,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派人刺殺秦王政!你是唯恐天下不亂,直接給秦國滅燕的借口啊!如今,王翦大軍壓境,你說,燕國現在該怎么辦?”
面對燕王喜的詰難,燕丹面色十分難看,辯解的說道:“父王,秦王政狼子野心,吞并燕國之一昭然若揭。即便沒有荊軻刺秦之事,秦國也會找其他借口攻伐大燕。”
“姬丹,孤還沒死了,還輪不到你為大燕做主!”燕王喜聽到燕丹的反駁,臉色更加難看。他何嘗不知道,刺殺秦王是燕國唯一的選擇,是燕國得以幸存的希望所在。
可世間以成敗論英雄,荊軻刺秦失敗了,自然就要遭受大秦的反噬。這讓原本可以多茍延殘喘一段時間的燕國,立刻就要面臨大秦的攻伐。雖然遲早要成為亡國之君,但是誰不想多坐幾年王位。
荊軻刺秦是燕王喜默許之下的結果。成功固然可喜,失敗犧牲燕丹,亦可平息秦國怒火。可以說,燕王喜的謀算,完全的闡釋了什么叫做最是無情帝王家!
然而,燕王喜沒有預料到,還沒等他將燕丹送到秦國請罪,大秦的兵鋒就直指燕國。這讓他惶惶不可終日,自然便將怒火發泄到燕丹身上,以此舒緩他心中的惶恐不安。
燕丹雖然志大才疏,但是權謀智慧較燕王喜還是要強出不少。他臉色變了兩下,沉默片刻,艱難的說道:“父王,事已至此,再追究以前的事毫無意義。”
“再說,大秦實力強大不假,可王翦麾下也不過十萬大軍。而我大燕薊城足足有數十萬大軍,又有城池之固,以逸待勞,足以讓王翦無功而返!”
“更不用說,丹已經派人前往代郡與原趙公子嘉,也就是如今的代王嘉結成聯盟,共同抵抗秦軍。以兩國之力,匯聚百萬大軍,僅憑王翦麾下的十萬大軍,豈能抵擋?”
燕王喜聞言,神色稍微舒緩了一些。他之前是被秦軍的威勢給嚇住了,那是大秦并韓滅趙積攢的大勢,足以讓諸國君主聞秦色變。可經過燕丹的分析,他頓時覺得勝券在握!
于是,燕王喜目光落在燕丹身上,欣喜的道:“既然如此,孤就將燕國大軍盡數托付于你,務必抵擋住王翦的攻擊。否則,我大燕宗室數百年的傳承,便要斷絕于你我父子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