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宮,敖臻端坐大殿之上,絲絲縷縷的乾元神力自他周身流轉而出,片刻后沒入咸陽城的地脈之中,打通一個個地脈節點,牽引九州龍脈之力朝著咸陽城匯聚而來。
隨著敖臻不斷運轉秘法,將神鼎世界本源化作天道偉力神能,再加上九州龍脈地氣垂拱,以及大秦匯聚的人道氣數垂青,三元合一,一股股造化神力衍生而出。
經過無量的造化神力幾番淬煉,終于奠定神城根基,讓咸陽城初具部分神庭神域的本質。而想要形成真正天羅地網般森嚴的神庭法度,仍需要長久的祭煉,需要消耗的資源更是堪稱海量。
而敖臻從龍族寶庫中得來的無數靈礦煉材,早已全部煉化為神晶,鑄成一尊尊兵馬俑。至于在大秦疆域內收集的無數材料,則被供奉院用來煉制阿房宮。即便他想要祭煉咸陽城,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殊不知在敖臻眼里,漏洞百出的咸陽城,在普通的修道之人眼中,卻是森羅密布。在這些人的感知中,咸陽城方圓千里的靈機造化仿佛有主一般,根本無法吸收、煉化。
當然,對于那些歸屬于大秦的道人、神靈眼中,咸陽城的造化靈機變得無比靈動,吸收、煉化起來,較之前容易數倍。而且,在咸陽城內,他們的神通法力威能增幅不小,尤其是那些神靈感覺更加明顯。
原來,這些神靈的神司已經融入到神城的根基之上,成為神城的一部分。若遇外敵,可以通過神城的靈機變化,迅速將消息傳遍整個神城,還有種種神妙奇能,變化無方。
不過,這對敖臻的作用微乎其微,相當雞肋。作為神庭帝君,整個大秦疆域便是他的神域所在,他一舉一動間就能調動整個大秦的力量加持,神威無量。
唯一讓敖臻感覺無奈的是,玉皇大天尊竟然選擇了從心,沒有繼續征伐大秦打算,仿佛一下子將他遺忘一般。似乎他擺明車馬,挑釁其權威的舉動根本沒有發生一般。
要說玉皇大天尊好歹也是名義上的三界之主,天地間最頂尖的大能,被人如此挑釁,竟然還能夠沉得住氣,簡直不可思議!這種心機城府,難怪能夠統御三界無數載,始終坐穩至高天帝業位。
當然玉皇可以坐的住,可敖臻卻是有些不耐煩了。他已經做好一切準備,就等著與天庭一戰。結果左等右等,就是不見天庭兵馬前來討伐,這讓他非常失望。
天庭若是派遣兵馬前來討伐,憑借著地利優勢,敖臻有信心將之圍殲。如此這般,不僅能削弱天庭的實力,還能通過實戰增強秦軍的戰力,更不要說能夠繳獲海量的裝備,增加大秦帝國的底蘊。
不過天庭不主動征伐,敖臻也不會自討沒趣,主動去招惹天庭。當即沉下心來,消化、鞏固此番晉升神庭的好處,不斷增強大秦的底蘊,為之后的大戰做準備。
隨著大秦修養生息,三界陷入難得的平靜期。可只要稍有見識之輩,都知道這只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罷了。若非天人再起紛爭,必然會席卷整個三界。屆時,恐怕仙神隕落如雨,人間遍地素縞。
十年時間飛速而逝,大秦神庭已經擴張到極致,沒有更近一步的潛力。此時,偌大的南贍部洲已經全部被大秦占領,成為了大秦疆域的一部分。
這一年,大秦人口普查,人口數量已到突破百億,文武學院更是遍及每一個鄉鎮,適齡兒童都要入書院讀書、習武。之后,通過考核,進入縣內學習更加高深的文化與武道修行。
從縣、郡、一洲、咸陽,一層層的考核,最終能夠進入大秦太學修行。這些人都是一時人杰,天賦異稟,修行速度更是一日千里。短短數年時間,一身實力已不可小覷。
人仙武道經過一段因勢利導,早已傳遍整個大秦疆域之內。尤其是大秦軍中,人仙武道更是流傳甚廣,人人皆以修行人仙武道為榮。
不過,由于天庭斷絕周天星力,導致人仙武道的前途渺茫,根本無力突破人仙境界。這些年來,抵達半步人仙境的武道強者數以萬計。敖臻明白,若不采取一些措施,這些人即有可能成為大秦的動亂之源。
此時,大秦的發展已達到瓶頸,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更近一步。敖臻端坐帝座之上,帝王威儀盡顯無余,那可怕的氣勢,表明他心中已經做好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