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伐天之事,著實干系太大,涉及到天道和人道的爭鋒。哪怕伏羲貴為天皇,是人族的智囊,真正的掌權者之一,也不得不與眾位人族大能商議。
“嬴政此舉不錯,天庭禁絕大秦的周天星力,人仙武道之路斷絕,長久以往,大秦怕是不戰自潰,還不如趁機一博。贏了就是朗朗乾坤,輸了也不可能更糟糕!”
軒轅直接神情堅毅的表明了自家的立場,他一生征戰,殺伐最重,嬴政伐天之舉,做到了他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深得他心。頓了頓,他又為嬴政說了幾句。
“如此人道氣數勃發,方才有大秦神庭誕生。文臣如云,武將如雨,實力相當強悍,又有九州結界的地利存在,極有可能抵擋住天庭的攻伐,真正在三界站穩腳跟,甚至將南贍部洲徹底化為我人族之地。”
“此乃吾人族萬古不遇之良機!若是錯過這次機會,恐怕便永遠沒有第二次了!畢竟不是每個帝王都能如嬴政那般天資縱橫,擁有大無畏之心。”
待軒轅說完之后,神農卻是忍不住微微搖頭道:“上次征伐大秦時,便有紫薇等人堵門。這次想必也不例外,吾等即便想幫忙,恐怕也無能為力。更何況,吾等不能因為大秦,而將人族的底蘊全部搭進去。”
神農此言倒是沒有出乎眾人預料,畢竟這位地皇陛下一向是以老成持重為主。三皇之后,少昊、顓頊、帝嚳、堯、舜等五位大帝,也各自陳述己見。
隨后一干人族圣賢也都紛紛出言,甚至連剛入火云洞不久的人道諸子,也都暢所欲言。眾人經歷不同,性格不同,想法自然也不同。無論是神農想法,還是軒轅的意見,都有不少人支持。
就在伏羲與軒轅、神農三人皺眉不語之時。只見先前位于角落處的姬昌,忽然站了出來。見此情形,原本爭論不休的人族諸賢,頓時停止爭論,便他看去。
對于姬昌,眾人神情無比復雜。當年,姬昌將伏羲的先天八卦,推演衍生出六十四卦,成就后天八卦之道,可謂是功德無量。
他編寫的易經更是被后世推崇備至,被譽為百經之首,大道之源。憑此功德,足以讓姬昌在火云洞諸圣賢之中位列前茅,僅次于三皇五帝。
但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沒等姬昌得意多久,姬發便在玄門仙道的算計下,改人王為天子,曾經僅次于天帝的人王業位,硬生生的被其打落塵埃,讓天道徹底凌駕于人道之上。
這讓火云洞中,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諸位圣賢,都恨不得將姬發這不肖子孫碎尸萬段、挫骨揚灰!可惜那是姬發受人族氣運庇護,眾人也不好直接出手,無奈之下,就削去了周朝的部分國運。
不過姬昌可就慘了,畢竟姬發是他兒子。子不教,父之過,自然被眾人遷怒。不過理虧之下,他也只能默默承受。隨著周朝名存實亡,諸子百家出世,人道氣數大漲,姬昌的處境方才略略好了些許。
即便如此,作為多年的小透明,姬昌還是極少發言。此刻見他一反常態的站出來,眾人自然十分好奇。畢竟,作為能夠推演出后天八卦的存在,他的智慧不容小視。
只見姬昌面色嚴肅的朝諸位人皇一禮后,便神情堅定開口道:“吾等應當出兵相助大秦,更當趁此機會,傾巢而出,打出人族的赫赫威名,徹底將人道凌駕于天道之上,奠定人族的永世主角之位!”
聽得他如此激進的言辭,便是先前主戰的軒轅,都忍不住眉頭微微一皺。不過伏羲在聽見姬昌這么一說時,倒是忍不住眼前一亮,于是便微微頷首道:“姬昌,你且細細說說!”
見天皇這般神態,姬昌心中頓時一松。而后只見他眼神犀利的朝四周人族強者問道:“大秦若是覆滅,難道天庭還會讓人間再次出現大秦神庭這般的龐然大物,還會再給我人族崛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