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一方似是而非的封神世界,關于封神之戰的記憶不足為憑。若是按照記憶中的信息謀劃,估計怎么死的都不知道。這方世界太過浩瀚,隱藏著無數隱秘,封神演義中的描寫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
如今九黎城最大的問題便是九黎國民對始祖蚩尤的信仰。有信仰并不是壞事,但狂熱的信仰卻蘊含著無窮的隱患。一旦蚩尤歸來,這些九黎國民的選擇不言而喻,因此敖臻堅定的推行移風易俗。
移風易俗可不簡單,推行起來困難重重。敖臻最終想到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他自稱是神皇轉世,降臨人間的目的便是建立人間神庭,讓所有人族都能吃飽穿暖,無兇獸妖魔侵擾之危。
而蚩尤則是敖臻麾下的戰神,為神庭立下赫赫戰功。這個傳言流傳出去后,移風易俗方才邁出第一步。然而,九黎國民對于蚩尤的信仰依然遠遠超過敖臻這位神皇。
經過一番思索之后,敖臻決定擴大神皇麾下的文武重臣規模,諸葛亮、白起等跟隨敖臻輪回之人的傳說也開始流傳開來,成為九黎國民茶余飯后的談資。
緊接著,敖臻在城池東面的居民區建造了巨大的神皇廟,除了敖臻這位神皇之后,蚩尤、諸葛亮等人的神像也立于敖臻之下,也就是蚩尤的神像稍微靠前一點。
隨著神皇信仰的擴張,擁有更多的選擇之后,九黎國民對于蚩尤的狂熱信仰頓時削弱不少,神皇的信仰逐漸有抬頭的趨勢。在九黎國民單純的頭腦中,神皇麾下擁有三十六位始祖蚩尤這樣的強者效忠,神皇的強大可想而知。
崇拜強者可是烙印在九黎血脈深處,信仰神皇的人自然越來越多。經過敖臻持之以恒的推行,移風易俗進行的十分順利,除了少數蚩尤的狂熱信徒之外,其余人都轉變為多神信徒。
最為棘手的信仰問題解決后,圖騰武道的弊端也開始顯露端倪。自蚩尤戰敗,九黎部族退守十萬大山,遺失了絕大部分的蚩尤傳承。也就是說,九黎部族的修煉方法根本就殘缺不全。
這些殘缺的蚩尤傳承斷斷續續不成體系,沒有任何的系統性,根本難以修煉。為了部族傳承,九黎部族的智者不斷完善這些殘缺功法,付出無數慘重代價,方才慢慢的形成流傳至今的圖騰武道體系。
不過,想要開創一道完善的體系何等困難,九黎部族開創的圖騰武道體系自然擁有難以想象的桎梏存在,存在修煉困難,風險極大,上限不高等等諸多問題。
簡單來說,圖騰武道乃是借助蚩尤血脈契合莽荒兇獸的獸魂,使用秘法將這些獸魂銘刻在體內,形成所謂的圖騰。圖騰形成以后,便會不停的汲取精血,慢慢成長,是圖騰武者擁有擁有兇獸的體魄和神通。
這樣一來,圖騰武道的潛力便取決于契合的獸魂。數百萬年來,能夠突破獸魂桎梏的圖騰武者,也只有百余人而已,這些人只是讓獸魂等級突破一階,最強者也不過是讓神通階獸魂蛻變到法相境。
當然,這些獸魂也可以通過了特殊的血脈,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擁有強大的戰力。可是諸葛亮征戰九黎部族,滅殺了幾乎所有神通境以上的圖騰武者,剩余的九黎武者契合的都是煉體境、通靈境的獸魂,潛力極低。
而且孕育圖騰武者需要大量的精血供養,這嚴重損耗了圖騰武者底蘊,致使圖騰武者的壽元遠遠不如正常武者。一般而言,煉體、通靈境界的圖騰武者壽元不足一甲子,還不如那些普通人。
可十萬大山危機重重,沒有力量根本寸步難行。哪怕明知道是望鳩止渴,他們也不得不為,這便是生活的無奈,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
由于獸魂的存在,九黎部族之人的靈魂天生弱小,僅僅是普通人靈魂的十分之一。沒有強大的靈魂底蘊,九黎部族修煉人族的血脈武道自然是事倍功半,難以突破更高境界。
這種情況之下,哪怕九黎部族都擁有稀薄的蚩尤血脈,但修煉速度比起普通人族強不到哪里去。即便以諸葛亮的智慧,短時間內也無難以推演出適合九黎部族修煉的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