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諸葛亮以前的戰略,他會直接重兵圍困城池,慢慢消磨城池內儲存的能量。等到護城大陣能量耗盡之后,在一舉攻陷城池,這是諸葛亮在南疆攻城掠地的心得,簡單卻十分實用。
人族的每座城池都會匯聚方圓百萬里的天地靈氣,儲存在城池之中,作為護城大陣的能源,以及城內無數武者修行所用。在巔峰之時,城池內存儲的靈氣能源,可供護城大陣運轉百年。
大商皇朝境內承平日久,護城大陣儲存的靈氣能源不足巔峰之時的百分之一。畢竟,鎮守城池的諸侯家族,誰又能舍棄城內聚集的濃郁靈氣,而選擇自己慢慢苦修呢!
在這種背景下,諸葛亮才能在百年內一舉占領大半個南疆。否則,哪怕諸葛亮擁有通天智慧,面對開啟護城大陣的烏龜殼,也只能望城興嘆。
如今,大臻王朝新建,需要在極短時間內攻占整個南疆,并攻陷三山關,以此為屏障抵擋大商皇朝的反撲,自然需要兵貴神速,不給大商絲毫反擊的機會。
“全軍聽令,攻城!”諸葛亮當即登上戰車,羽扇輕揮,平淡的聲音響徹整個戰場。
與此同時,蒼涼肅殺的號角聲響徹方圓十萬里,一百零八艘云霄神舟排列成整齊的戰陣,劃破虛空,朝著聞太師駐守的城池而去。十尊白起法相也不甘示弱,一步踏出,朝著城池而去。
轟隆隆!天空中的云霄神舟不斷落下一道道神雷,打的護城大陣泛起陣陣漣漪。更不恐怖的是那十尊白起法相,一拳轟出,破碎虛空,城池防護屏障上浮現出密密麻麻的裂紋,似乎隨時可能打破大陣。
城墻之上,聞仲感到心中冰寒刺骨,他沒有想到,大臻的主帥諸葛亮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韙,不顧無量業力加身,也要強行破城,這簡直就是瘋子!
其實諸葛亮又何嘗愿意如此,無量業力加身的后果,他比誰都清楚。本來,以諸葛亮的底蘊,待敖臻執掌九黎百年,攻陷半個南疆,無量氣數加身,重證大羅應當輕而易舉!
可現實卻并非如此,當年諸葛亮為了恢復九黎城的地脈,派遣三千神晶道兵四處掠奪地脈,導致無量業力加身,心靈蒙塵,修為更是難以寸進。
若非后來獲得無量氣數加身,以氣數沖刷業障,諸葛亮怕是連神魔巔峰都難以達到。可即便如此,無量因果業力融入大羅屏障之中,將諸葛亮重證大羅的難度提升至地獄級。
既然證道大羅希望渺茫,諸葛亮也不介意多背負一些業力。對于諸葛亮而言,實現他的執政理念,比證道大羅更讓他心動。
在大臻神庭,諸葛亮雖然貴為一方帝君,實力強大,位高權重,但是面對神庭錯綜復雜的關系,還有無數能人志士,他也只能隨波逐流,以自身權柄潛移默化將神庭朝著理想中的方向轉變。
可進入這方世界之后,敖臻經常閉關修行,疆域內的所有軍政大事由他一人而決,這種模式讓諸葛亮的執政理念能夠順利施行,讓他的大道領悟更加精深。
若非諸葛亮的真靈烙印在乾元金榜之上,金榜的偉力讓他成為敖臻的死忠,絕無一絲背叛的可能。不然,哪怕在偉力集于一身的神話世界,敖臻也不可能將軍政大事全部委于諸葛亮之手。
這不僅是對諸葛亮的不負責,同時也是對敖臻自身的不負責。若是諸葛亮心中浮現出一絲不該有的念頭,必然會給敖臻造成巨大的損失。那時,即便誅殺諸葛亮,也無濟于事。
若非諸葛亮的真靈烙印在乾元金榜之上,金榜的偉力讓他成為敖臻的死忠,絕無一絲背叛的可能。不然,哪怕在偉力集于一身的神話世界,敖臻也不可能將軍政大事全部委于諸葛亮之手。
這不僅是對諸葛亮的不負責,同時也是對敖臻自身的不負責。若是諸葛亮心中浮現出一絲不該有的念頭,必然會給敖臻造成巨大的損失。那時,即便誅殺諸葛亮,也無濟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