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族之仇不共戴天,有蘇妲己經此刺激,劫煞入體,徹底進入黑化狀態。在她的一步步謀算之下,讓帝辛摘取比干的七竅玲瓏心,讓比干死于非命。
比干之死讓那些大商重臣對有蘇妲己十分排斥,稱其為禍國妖妃。這無疑讓妲己受到更大的刺激,她發明了炮烙之刑用來處罰那些大商重臣,讓大商的朝政更加昏暗。
大臻立國,聞仲兵敗的消息傳入朝歌,這讓朝歌也為之震動。帝辛下詔各路諸侯到朝歌覲見,意圖讓諸侯征召大軍,提供糧草器械,供大商再次舉兵征伐大臻王朝。
這百年來,帝辛多次征召諸侯提供人力物力支持,溫水煮青蛙般消耗了各路諸侯半數底蘊,卻沒有得到絲毫收獲。這讓各路諸侯心中不滿的情緒積攢到極限,隨時可能爆發。
帝辛想要借助與大臻王朝的戰爭消耗諸侯麾下實力,這種心思各路諸侯可謂是人盡皆知。只不過,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各路諸侯的實力遠遠比不上大商,只得強行忍耐罷了。
可這一切,帝辛恍若沒有察覺一般,剝削的反而更加厲害,就連底蘊最為渾厚的東伯侯姜桓楚、西伯侯姬昌都難以承受,更不用說其他諸侯了。
東伯侯姜桓楚與姜王后閑談之時,抱怨了幾句,被宮內侍者偷偷稟報帝辛。帝辛大怒,以謀逆之罪誅殺東伯侯姜桓楚,更是自此廢了姜王后,挖去其眼,讓其死于非命!
殷郊、殷洪兩位皇子在殿前大將方相、方弼的護送下逃出朝歌,陰差陽錯之下逃到商容住處。商容得知詳情之后,不顧生死危機,前往朝歌覲見,最終無奈屈死。
殷郊、殷洪兩人在危急關頭,被闡教廣成子、赤精子所救,拜入兩人門下修行。帝辛心中雖然憤怒異常,但面對闡教的強勢卻只能暫時退避。
東伯侯之事,徹底引爆了帝辛對諸侯的猜忌。若不是顧忌西岐反叛,西伯侯姬昌名氣太大,姬昌怕是也逃難一死。即便如此,姬昌也被帝辛囚禁在羑里,不得離開。
北伯侯崇侯虎需要壓制北海袁福通叛亂,再加上與費仲、尤渾臭味相投,倒是勉強保住了性命。不過,他也付出了不菲的代價,需要抽調百萬精銳供大商南征之用。
消息傳出后,東方兩百鎮諸侯盡反,在新任東伯侯姜文煥的帶領下進攻游魂關。可惜卻被游魂關總兵竇榮牢牢擋在關外,遲遲未有進展。
西方兩百鎮諸侯雖然未曾反叛,可卻不在聽從大商皇朝的命令。而北方各鎮諸侯也受到巨大震動,原本即將被黃飛虎平定的北海袁福通殘部,也有死灰復燃的趨勢。
可以說,經過帝辛這般奇葩操作,整個大商皇朝四方不穩,只有大商本土還在掌握之中。但大商權貴盡皆畏懼帝辛殘忍的手段,心中的忠誠那是直線降低。
于是,整個天下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平靜當中。而在這平靜的背后,卻是暗流涌動,各方勢力都在不斷積累底蘊,為接下來的大戰做準備。
王侯之家無親情,西伯侯姬昌被囚禁之后,各位公子之間的權利爭奪也越發白熱化。哪怕伯邑考擁有大義名分,卻依然被姬發壓制的喘不過氣來。
為了保住權勢,伯邑考決定孤注一擲,攜帶西岐七寶前往朝歌覲見,伺機救出西伯侯姬昌。如此一來,他便能借助這份功勞,徹底壓下姬發,坐穩西伯侯世子之位。
伯邑考最終成功的救出了姬昌,可他卻因得罪妲己,被剁成肉醬,做成肉餅,讓姬昌食入腹中。他算到了結果,卻沒有算中過程,死的可謂是窩囊至極!
姬昌逃回西岐之后,便開始召集西方兩百鎮諸侯,準備借助大商主力被大臻王朝牽制之機,直搗黃龍,一舉覆滅大商,取大商而代之。
就在這時,姬昌夢到飛熊入夢,召集大臣商議之后,知道這是大賢輔弼之象。終究在岐山偶遇姜子牙,拜其為相,開啟西周伐商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