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林謝森立刻點頭,沈固也說贊同謝國居的建議。
謝木認真的將這個建議記住了,具體買哪里的地方,還需要回學校后慢慢去尋摸。
謝林就簡單多了,他一點也不想往外面跑,回去紅旗村那么兩年,他在大隊上跟大多數村民都說得上話,說話也還比較有分量,并不想離開家鄉,還有他們鎮上來了個建筑隊,說是要修建什么新醫院,他才剛跟人認識,準備過去跟人學學里面的門道。
“大哥是有意向做建筑這一塊的?”沈固問道。
謝林說沒那么大的目標:“就是做做泥瓦匠的活計,以后看看能不能給人蓋房子什么的,我估摸著未來五年十年的,蓋房子不會再是一家三代的目標了有可能年輕人自己就能打拼出房子來了,到時候就是我掙錢的時候了。”
謝國居贊同的點頭,本以為謝林是謝家最沉寂的一個,其實人家也有主意著呢。
到了謝森這邊,人家的目標更遠大,畢竟見世面多了,整個人也接受了新社會的熏陶,加上他的膽子在這幾年是一點點變大,所以胃口也大。
“青省那邊已經有電器廠開辦了,我去年就提過,今年又提是因為我打算去那邊觀摩觀摩,回頭在紅旗村和四亞這邊辦廠子。”
哎呦,辦廠子,還辦兩個?
謝森說:“翠云其實挺想回去的,不是說在這里生活不好,她這個人吧,不愛那種漂泊感,可能心里一直覺得這就是個旱災的時候出來暫時落腳的地方,她還是想回到熟悉的環境中去生活。”
之前還因為翠云明明懷揣著這個心思卻沒跟自己溝通,兩人差點冷戰起來。
這辦廠,謝森倒也不是做不到。
家里人還是那句話,要是有困難就說。
沈固是最后一個說的小輩,畢竟他媳婦是謝家最小的閨女,他就等三哥哥說完了才開口。
“我這邊計劃就是明年辦廠,廠區已經在建設了,五月左右會開始招工培訓,弄原材料和供貨商之類的事情,沒變動的話也就是在四亞這邊生活了,我是估摸著兩年內不會有什么變化。”
“好,好,都是好孩子。”謝國居哈哈笑了。
往前數個七八年,哪里敢想象未來的日子是今天這個樣子。
個個孩子都有出息,住的吃的用的,放到紅旗村甚至鎮上,都是頭一份。
他也沒想過自己還有年入過萬的時候。
是的,今年養豬的錢,分出去一部分上交,他剩下的有一萬三千元,媳婦那邊也賺了幾千,小小的醬菜竟然也能有這樣的收益,還比他養豬的事情輕松干凈多了。
還是國家政策好,大家才能這樣致富啊。
當然,這也脫離不了謝琳瑯這幾年一路來的幫扶,要不是她起了個好頭,在關鍵的時候給了家里人幫助,謝家要混到現在這樣,最少往后推遲二十年。
另一邊,巧娟也是猶豫著說:“我聽老三提過他想辦廠子,我也有個想法,你聽聽看行不。”
“媽,你就說吧。”
“我,我也想辦個廠子。”巧娟補充:“就是醬菜廠,我覺得這個還是有賺頭的,除了咸的我還做辣的,以后辦廠子還可以做甜的酸的,你們覺得呢,我覺得是不是我想得太容易太淺顯了。”
辦廠啊,那要多費時費力。
誰知道幾個兒媳婦包括閨女一起,不約而同的給她來了個絕對鼓勵。
“媽的想法其實已經很成熟了,這樣,我投資,好吧,我給你介紹建筑隊幫你辦手續,再投資一萬塊錢,到時候給我分紅啊。”謝琳瑯說道:“我要媽給我打工,年年給我賺錢。”
許安安也緊隨其后,到最后不但沒人覺得巧娟的計劃是亂搞,巧娟還拉到了兩萬的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