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到二十一世紀也就三十多年,浙江農業生產會實現了從靠天吃飯、靠人畜勞動力為主向水利化、機械化、設施化的跨越,農業經營實現了從集體經營向家庭承包經營進而向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轉變,農業發展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向高效生態現代農業的歷史性跨越。
換句話來說,其實她沒能找到浙省有什么地理因素造成的農林發展滯后,因為人家會蟬聯幾十年的農林業冠軍,這是得天獨厚的上天賞飯吃,可以說和河省山省一個樣兒的農林發展上位者。
為什么提到河省山省呢,因為河省再過幾年,蔬菜就會開始進軍棒國市場,而山省一個小小村子,后世僅憑一村之力,占據棒國九成的泡菜原料,光是靠這個,他們致富密碼已經擺在眼前了。
可以說從浙省往北,都是環境條件優越的省市。
對于這樣的城市,她能做的事情也就是錦上添花,順便給自己的土豬肉和洋豬肉拉鋸戰拉點票了。
到了宿舍,謝琳瑯發現這邊宿舍果然如那個女接待員雅麗說的那樣,環境很不錯,里面都是新的。
正是楊梅即將上市的季節,謝琳瑯沒有選擇休息,而是去了附近的集市和果園,參觀了一下。
剛剛經歷過喧囂,幾場大雨,讓蘭溪馬澗鎮回歸寧靜。
靠山吃山,馬澗鎮,靠的就是這些漫山遍野高高低低的楊梅樹。
因為獨特的內陸性氣候,又正處于馬澗盆地邊緣,晝夜溫差大,加上特有的紅砂土壤,偏酸性,透氣性好,缺一不可的自然條件,成就了馬澗楊梅鮮甜的口感。
謝琳瑯曾經也來過坐車路過這回事能,隱約記得,從溪蘭市區出發,沿省道向浦江方向,沿途便是“五十里楊梅長廊”,沿途山坡上,偶見幾株楊梅樹,掛著紅紅的果子。
但同樣的自然環境,如今,情況卻完全不同,這時候的楊梅,并不怎么值錢。
看著樹上馬上就能成熟的楊梅,謝琳瑯還不自覺的口舌生津了。
陪同她一起來的雅麗就問她要不要買上一些嘗嘗;“雖然還沒徹底變大成熟,但是現在已經可以吃了,要不,摘一點帶回去嘗嘗?”
謝琳瑯是想買,但是還有另外的想法。
“明天開完會,我再來買吧。”
雅麗點點頭:“您明天買也可以,不過這一片都是我爸爸種的,不需要您買。”
謝琳瑯眨眨眼,不錯嘛,家里有那么一大片的楊梅林。
再過幾年經濟更發達了,他們家靠著這小小的楊梅,就能一路致富發達了。
“楊梅我打算買點吃,但是也打算找人合作,我想在這里投資一片楊梅地。”謝琳瑯想著雅麗的父親既然是種植楊梅的,肯定也能知道這一片的具體情況,到時候跟他多多取經,或者請他幫忙物色幾個本地靠譜的人也好。
看雅麗的樣子,就不難看出雅麗生活在一個自由平等的家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