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她現在的穩定上漲的賺錢速度,每個月最少收入幾百塊,還請了兩個村里的嬸子幫工,于她來說雖然勞累但是肯定比下地養豬要輕松,賺的錢卻也不少,自然是不會輕易離開這邊的。
不過紅旗大隊那邊也沒人再敢說她和謝國居的不是。
畢竟當一個人過的好的時候,也許有不少人有見不得人好的心思,但是這個人過得好還會在隊上遇到危機的時候幫助大家,那有不好心思的人就會減少一半,當這個人脫離了大隊還能在別的地方也過得好的時候,這個比例就會再次的減少。
反正謝國居和巧娟兩人不知不覺的,就成為了紅旗大隊老一輩包括二三十歲這個年齡層不自覺希望成為的人。
除了巧娟,謝國居在四亞的養殖也不落于人后,他這個不是月月賺大錢,但是一到出欄的日子,賺的就不是幾十幾百塊了,算起來也不輸給巧娟。
兩人雖然在四亞賺錢了,可自己是沒那個意識的。
畢竟,家里的電器啥的,都是女婿買的房子也是閨女蓋的,差不多知道這些東西的價格后,兩人發現他們一年賺的錢,也就夠買幾樣電器。
上一次聽女婿說了上面有計劃要研究可以捏在手上的可以拿著走的電話,但是這東西就算過兩年研究出來了,價格都不會少于上萬。
那有這種好東西即將面世,他們做父母的肯定是想給孩子們一人一份啊。
謝木,謝林,謝森,琳瑯,還有他們夫妻也要一個,那就是五個。
一個不低于上萬,那就是五萬?
他們兩個手里就幾千塊,目前投入的一些東西還沒回本。
所以……那有啥好嘚瑟的、
有啥好炫耀的?
有啥好自豪的?
繼續努力干活掙錢唄,希望在那個啥可以拿的電話出現在世面上的時候,他們手里有能買得起的儲蓄。
兩人低調勤勞的干活,偶爾給老家聯系一下,日子也算過得充實。
可在市區的謝琳瑯不舒服了。
她四月開始全部鋪展開的計劃和養殖工作,眼看著就到年底驗收的時候了,竟然有人想來摘桃子。
對方是隔壁省農林局的,這個也靠海,卻到處一片灘涂,基礎主食就是地瓜的省份,雖然氣候也是比北省舒適,但是不知道是這邊正題的氛圍還是他們農林局的不作為,讓他們連續十年,業績和利民程度,都是周邊省市墊底的存在。
也就導致了這邊的人比較無賴和流氓,喜歡去用交流或者幫扶的名義,去敲竹杠,專門敲那些有業績的,在業內的名聲好的。
之前四亞最多就是椰子的種植或者菠蘿這種水果類的東西比較充足,所以沒被隔壁省也就是東省惦記過,但是去年下半年謝琳瑯的“人脈效益”和大膽投資,兩件事背后都是增長的肉類產量支撐起來的,也就被對方注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