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今年的常規貢品得翻個倍。”汪欣忽然換了個語調。
“啊……”徐浩嘴巴張開啞口無言。
“說起來好聽,不扣俸祿,實際上比直接扣除俸祿要嚴重得多。干脆直白點,大家往后幾個月俸祿直接上繳轉換為貢品。”倪連輝有些生氣。
“別急。”董杰緩緩道,“其實不光新平郡,是整個未央國常規貢品翻倍。”
“這么一說心里又舒服些了。”倪連輝抽抽鼻子。
“憑何突然叫未央國常規貢品翻倍?難道就因為耀夜劫法場,跑了逆賊?”徐浩趕緊追問,他比粗漢子倪連輝可聰明得多。
“導火索的確為劫法場案件。”汪欣也沒有隱瞞,“可這僅僅是個借口,估計聯邦太皇府早想懲罰未央國,只不過用劫法場案件來做個幌子。”
“對,皇帝本人肯定心如明鏡。否則,就不會按均數給新平郡做分配了。”董杰認真地補充。
“表面的確如你所說。但皇帝能一碗水端平,不代表皇族和大臣也能端平,更何況其他郡縣肯定對我們產生反感,留下惡名必不可少。”徐浩頹然搖頭。
“就是!”倪連輝猛拍大腿,“今后咱們老老實實窩在新平郡吧,別想跑到其他地方去做官了,去了肯定變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咳!”忽然汪欣用力咳一聲,聽見后倪連輝和徐浩立馬閉嘴。抱怨歸抱怨,但面對上級肯定不能太唐突。
房間里五個人尷尬地沉默幾秒鐘,跟著汪欣道:“其他事情暫且丟開,今日叫你們來開會,就是商量如何湊齊常規貢品。二位有什么想法,盡管說出來。”
這……
還能怎么說?總不能要求自己縣里的常規貢品不翻倍吧。倪連輝和徐浩你看我我看你,都鼓勵對方先開口。
“兩位但講無妨。”董杰語氣平緩,想要緩解倪連輝和徐浩的壓力。
“隨便,太守大人通判大人怎么吩咐我就怎么做。”倪連輝甕聲甕氣地道。
“下官愿意追隨大人的腳步。”徐浩雙手作揖。讀書人就是讀書人,言行舉止明顯更為得體。
汪欣慢條斯理地道:
“雙管齊下。第一扣除官差三成俸祿充作常規貢品,稅收也按一定比例扣除;第二將部分附加貢品轉換為常規貢品。兩位覺得,這個方案如何?”
“行……吧……”倪連輝斷斷續續道。
“方案說來容易做來難。附加貢品直接關系到賤民積分,就算可以根據往年情況進行部分分攤,但誰能保證人家愿意繼續上貢?”徐浩蹙起眉頭。
“只能采取某些強硬措施。沒辦法,其他郡縣也會這樣做。”汪欣認真道。
“可,就算措施強硬,也得有人帶頭上繳,并且必須是個富豪,每年附加貢品都比較多的那種。不知新平郡城內,已經敲定人選嗎?”徐浩接著問。
他這話朝著汪欣講,怎料汪欣假裝不經意扭頭:“我們家許師爺素來聰慧,徐縣令的問題,許師爺肯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