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葉軒也是一愣,四姐今天這一身,真是足夠驚艷。
稱得上絕代風華,傾國傾城等字眼。
葉嬋展顏一笑,和大家打著招呼,“大家好,我是葉嬋!”
而這時候大家才注意到,葉嬋的旁邊跟著走出來一個中年男人,穿著黑色的毛衣,戴著眼鏡,看起來有幾分儒雅。
經過主持人的介紹才知道,原來這位中年男人是一位古董愛好者,是他們節目組抽出來的特別嘉賓。
素人自然沒有葉嬋的熱度高,所以主持人也把大部分的對話放在了葉嬋的身上,“葉嬋,聽說你是一名很有名氣的主播,平時也會做一些科普,對于文物鑒定也是有一些心得吧?”
葉嬋接過話筒,十分謙虛的回答道:“我只是懂得一些皮毛,而且古董這一行實在是太過于深奧,一會還希望華大哥手下留情啊!”
簡單的一句話,就把冷落在一邊的華大山提了起來。
華大山很感激的看了葉嬋一眼,拿過話筒很有禮貌的回復道:“葉小姐實在是太客氣了,我看過您的直播,生動有趣,可以看出您深厚的文化底蘊,我知道,每一行,想要拔尖,都是要下苦功夫。”
主持人呵呵一笑,接過了話頭,“二位嘉賓也不用緊張,今天我們請來的四位專家都是行業內的翹楚,一會我們有請他們教授我們一些鑒定的小竅門,希望對你們接下來的競猜有幫助,好嗎?”
鏡頭很自然的轉到了專家席上。
攝影師很直接的把鏡頭推向了趙元,趙元很熟練的和大家打了招呼,“大家好,今天我們還是依照慣例,給大家講一個收藏鑒寶的小竅門。大家知道,在收藏一門里面,名人字畫古往今來都受到眾多收藏家的追捧,但是鑒賞一幅字畫的時候,我們如何看出他是仿品呢?”
趙元說到這里停頓了一下,讓所有人都跟著他的節奏,“我們一般將仿制古畫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是只追求形的相似。
也就是說,仿畫者本身具有一定的美術功底,他就依照著名家字畫進行機械性的模仿,甚至一些人還會帶上一些很低級的憑空捏造出來的細節處理,這也是最容易區分的一類字畫。”
“至于第二類的模仿,就更加高級了一些,仿畫者會去研究這個名家的畫畫手法,然后通過原畫作為臨摹本,這里面的技巧性就多一點,仿畫者在作畫的過程中,不是流暢的一筆到底,而是利用模仿的技術去填上畫作上該有的顏色和筆墨。
這樣一來,他的落筆和筆鋒的側重點就和作者有了極大的區別,顯得極為呆板,雖然類似于復刻體,但是對于普通的收藏者來說,看不出落筆和比劃中的意境,就很容易上當受騙。”
“第三種類型就是一些本身就很有名望的畫壇高手,甚至是和那些名家師承一家的同門高手,這些仿畫者就厲害了啊,他們不但具有高超的繪畫技能,也非常了解原作的創作思想和理念,就像是張大千仿石濤、齊良遲仿齊白石等等一系列。
這些仿畫者基本掌握了原作者的各種作畫技能和藝術理念,他們的作品本身已經是精品。
雖然說能夠達到這樣技藝的仿畫者十分稀少,但是每一幅作品都需要大量時間去品位,才能看出一絲不同。”
趙元說完后,看著如癡如醉的觀眾們,說出了一個總結,“所以說,我們在收藏某個大家的作品之前,最重要的就是去了解他的筆法和作畫的理念,多去分析他們成名作品的細枝末節,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到心里有數,一擊即中!好的,我今天的鑒寶小常識,就分享到這里吧!”
他的話說完后,迎來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臺下的觀眾們反應熱烈,對著趙元大聲的贊嘆。
“趙老師,您真是太厲害了,博學多才啊!”
“趙老師不愧是頂級的鑒定師啊,隨便說點什么就夠我們消化很久的了!”
“得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葉軒聽完了分享,看向身邊的陳冰玉,只見陳冰玉一臉的受教表情。
“這個趙元很厲害嗎?”葉軒好奇的問道。
陳冰玉用力的點點頭,一副十分肯定的模樣,“小軒,趙老師不僅是潘家園的高手,更是故宮博物院的專家,聽說,他自己本身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收藏家,你知道那件康熙青花枯枝花鳥梅瓶吧?就是他以前在一個古董店里面撿到的大漏!”
葉軒聽到康熙青花枯枝花鳥梅瓶的大名,也忍不住挑了挑眉毛。
這件青花精品是非常有名氣的,甚至頂替了原來故宮收藏的一件真品,可以說是價值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