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微辨認了一下,林天賜踩聽出那是滾滾的馬蹄聲以及人吶喊的聲音,但比較操蛋的是,聲源并不來自一個方向,而是左右兩個方向全都有……
林天賜:我有個不好的預感!
很不幸,他的預感一項很準,尤其是不好的這一方面。
腦子里剛蹦出這個念頭,就看到左側的丘陵一段浮現出大片騎著馬的人影,他們有的舉起馬刀,有的抱著騎槍,還有的扛著高聳的軍旗。
著裝方面就和武器一樣也是雜七雜八,好像并沒有什么統一的制服,金屬盔甲也很少見。
不是每一個騎士都像梅麗那樣是鐵皮罐頭,這個生產力還狠落后的年代,能夠穿上全身重甲還是很少見的。
不過林天賜并沒有太過仔細的觀察他們的著裝問題,因為這群人在越過山丘之后就朝著林天賜的方向策馬發起了沖鋒,連綿不斷的騎兵從山丘后面沖出來,像是流動的海水,或者說海嘯。
這還不是最倒霉的,更倒霉的是,在林天賜的右側,也出現了一波騎兵。
對比左側那邊的‘雜牌軍’,右側的騎兵則整齊劃一的多,能看到身披重甲連馬身上都覆蓋的盔甲的重甲騎兵成箭頭狀沖在最前面,后方則是輕裝一些的騎兵,他們扛著一桿黑底繪有金色龍紋的軍旗。
林天賜對失落之地的了解還是很少的,他辨認不出這兩撥人到底都屬于什么國家,但可以肯定是,他們之間在打仗。
林天賜,好像剛好就站在人家雙方的騎兵沖鋒路線上。
淦……
–‐‐——–‐‐——
現場的環境雖然是高低起伏的丘陵,但其實起伏的幅度并不算大,而且因為河谷的關系,越是靠近中央已經干涸的河流附近,地勢就變得越是平整。
這當然是非常利于騎兵沖鋒的環境,如果是復雜的地形,騎兵反而無法發揮出威力。
很不幸,林小哥兒正好是沿著那條已經快要干涸的小溪在往前走,可以說剛好就在戰場的正中央。
在真正可以連射殺傷的熱兵器出現以前,騎兵可以說貫穿了整個人類的戰爭史,事實上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乃至二戰,騎兵依舊是軍隊中很重要的一支組成部分,直到后來坦克裝甲車興起的機械化改造,才徹底把騎兵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而在魔法世界中,則有一種叫做軍陣的力量存在,軍隊可以通過軍陣獲得一定程度的加持,想要玩一騎當千,以林天賜現在的段位還是做不到的。
左側奔襲而來的雜牌軍變化了一下沖鋒隊形,整個隊形變得相對來說圓弧一些,有些神似雁形陣,沖擊面更廣。
而右側的騎兵則以重甲騎兵為箭頭,組成的鋒矢陣,意圖從當中撕裂對方的陣型。
鋒矢陣的好處是正面和兩側牛逼,弱點在背后,雁形陣正好則可以迂回包抄,擊其要害。
但如果鋒矢陣沖的太快,來不及包抄,那么雁形陣就會被直接擊潰。
在戰術選擇上,暫時看不出雙方誰高誰低,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林天賜非常不幸的被卷入了當地土著的戰爭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