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第一輪交手的情況來看,大致拼了個旗鼓相當,受損不算嚴重,殺傷也不是很高。
但這只是個開始。
第一波攻擊之后,海盜一方的戰艦轉了一下方向,馬上就跟后續的加雷特艦隊干上了。而之前打算從側翼穿插海盜艦隊的加雷特聯邦戰船,也早到的側面護航船只的迎頭打擊。
一時間炮聲猶如天邊滾雷,交戰區域的海水都像是沸騰了起來,雪白的浪花托舉著這些海上的人造怪物互相撕扯。
就像剛剛說的,論硬實力,海盜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打得過加雷特聯邦,雙方在人員訓練上的幾乎是差不多的,戰艦數量卻差了很遠。
除非加雷特聯邦的指揮官犯下致命錯誤,否則繼續打下去,影之心海盜團被殲滅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指望對方犯錯這不現實,有更多的船就能更好的分攤傷害,也能更好的輪番火力輸出,這可不是打有血條的游戲那樣一換一,真陷入對方的包圍圈中,三換一都不太可能。
對此,影之心的首領自然心知肚明,雖然很肉疼已經開始交戰的艦船,但他也明白這些是必要的犧牲,這次不出點血肯定不能擺平。
他們想贏只有兩個辦法。
一是打疼了加雷特聯邦的海軍。
盡管他們財大氣粗,艦隊規模極為龐大,但如果損失太大的話,無法對國民交代,議會里的老爺們也會指責指揮官指揮不力。
加雷特聯邦的輿論想要的不是慘勝,而是碾壓式的絕對勝利。
在這種大前提下,加雷特聯邦的指揮官不會采用哪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術,還未開打就先怯戰三分。
如果影之心海盜團能給與加雷特聯邦重創,只要有幾十艘船的損失,就足以讓指揮官心生退意。
另一個方法,就是斬首戰術。
說到底,這事兒是米蘭達挑起來的,本來海盜與波濤衛士的關系屬于抓不到證據的心照不宣,米蘭達非要把這事兒挖出來擺在陽光下面。
各國會派人跟來,就是因為有米蘭達這個帶頭的,如果干掉米蘭達,自然也就沒有了繼續發難的理由。
在這個問題上,各國都比較習慣裝鴕鳥,沒了出頭的人,自然就會當無事發生過一樣。
這種腦回路確實奇葩,但也是這個位面的人普遍存在的一種思維模式。
就像以前說過的,當一項法律或規則不適用的時候,當地人不會去考慮改變法律,而是想辦法找找看有沒有漏洞可鉆。
從明面上來說,波濤衛士并沒有瀆職,各國也就沒有證據和理由向他們發難,即便心里都知道,也只能捏著鼻子繼續認了。
也難怪剛到利莫里亞,賽麗就告訴林天賜這個位面的人腦子有坑,確實跟正常人想法不一樣。
擺在影之心海盜團面前的就只有這兩個選項。
對加雷特聯邦的艦隊予以重創比較困難,人家的指揮官也清楚自己的指揮下不能損失太多戰艦,不然回去根本無法交代,相當于是給一場偉大勝利上抹黑。
這樣的軍官,下場自然不用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