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又了了幾句,林天賜道:
“如果你打算去神符門,我可以給你一條建議。”
“請林道友直言。”
“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真真假假,不可分的太清楚。”
凈悟和尚皺著眉頭:
“小僧明白了,多謝林道友贈言。”
說完,凈悟和尚一點留戀都沒有,行了一禮便與林天賜分開而行。
等他走遠,玲瓏才從玉墜里出來,像往常一樣抱著林天賜的脖子,只是她雙眼紅腫,剛剛哭的不輕。
“天賜,你說的是神符門的虛實筑夢境嗎?”
“對,我估計掌門師伯還是會用那套大陣來對付來訪者。”
“那為什么不說的明白一點,什么真真假假的,聽著好繞。”
“這么說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嘛。”
“……”
事實證明,不管什么時候,林天賜還是那副德行。
他生性樂觀,早在上輩子就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養成了非常好的心理素質,那就是不管發生了多么操蛋的事情,他都不會留著過夜。
比如說因為上頭空降下來一個親戚擠了他本來應該升職的位置,他當然也會氣得夠嗆,但在睡覺之前總會調整好心態,等第二天早上就完全跟沒事人一樣。
說他心大也好,樂觀豁達也罷,不論什么事,他都不會過于執著。就像逍遙游與金剛經中的那句話一樣,懂得放下。
所以很快在半路上他就又跟玲瓏像往常一樣說說笑笑,就當無事發生。
至于是不是真的放下了,那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修士的生命極為漫長,哪怕林小哥兒從此實力不再進步,他也有千年陽壽,更別說那些地仙級的修士,各個都有2500年以上的壽命。
如此漫長的時間,所經歷的事情將數不勝數,如果不懂得放下,事事都在心頭,該修士很快就會被逼瘋。
修行先修心,這不是一句空談。
唐小姐與楊秀才的事,在林天賜漫長的修士生涯中,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注腳,也只可能是一個注腳,因為時間會沖淡一切。
但有些東西不會被時間所磨滅,那便是從所經歷之事中所得到的經驗與教訓。
這也是修士們游歷紅塵的最大目的。
離開越光城,林小哥兒沒多久便偏離大路,在山間樹梢中穿行。
他朝著東南方前進,目標是清水寨。
由于沒有急著趕路,等他到達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寨門上也點燃了火把,還找了幾個人在上面手持長槍巡邏,乍一看還真像是土匪的城寨。
用隱身符和壁虎游墻符越過寨門,林天賜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輕松潛入。
寨門之后的清水村甚是寧靜,只有裊裊炊煙等候忙碌了一天農活的村民。
林天賜保持隱身狀態,利用隨風勁的輕身法在房前屋后穿行,沒多久便來到楊秀才的故居前。
那附身魔在唐府尋尋覓覓許久的東西,其實就藏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