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不大的小村莊。
村莊用籬笆圈起,正門出立了一木制的牌坊,上書‘好石村’。
——還真是簡單粗暴的命名法。
村鎮的名字多半都有所寓意,這好石村也不例外。
村子邊上的那條支流很是神奇,別看現在只是水深不過小腿,除了特別寬之外,根本就是一條溪流。
只要等到晚上入夜,水流就會變得猶如濤濤大河一般,而且流速極快,舟不能渡,人不能過,水勢異常兇猛。
但到白天,水流又將放緩,水質清澈見底,緩緩融入冉江之中。
如果僅此而已,只能算是奇觀,但夜晚的兇猛水流會帶來山中珍寶,一大堆石頭。
這些石頭可不是普通的石頭,運氣好的話能從石頭中開出價值連城的極品玉料,論產量確實不行,但論質量那整個東神州都無人能出其左右。
所以好石村里能看到許多衣衫華貴的富商來此收購玉料,也有不少以此為生的人。
之前去清水寨幫老婦人治療寒毒的時候,她曾經就是在好石村淘石的工人,妄圖一夜暴富。然而暴富者畢竟還是少數,終日泡在冰冷的水里,不知成就了多少老寒腿和風濕病。
林天賜本人對玉石倒還真沒啥追求,不然他早就買玉佩之類的帶身上了,唯一算是玉飾的就只有脖子上的玉墜和手上的溫玉戒,還都是有功用而不是單純的裝飾。
比起裝飾,林小哥兒進了好石村第一件事就是找到當地最大的客棧,然后點上個好菜。
顯然還是吃比較重要。
這一個月風餐露宿,別說林小哥兒,就是玲瓏都有些受不了了。
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玲瓏以前在師門的時候已經習慣了鬼魂之體不吃東西,但跟著林天賜整天附身在一起吃好的,結果養成了壞毛病,也導致這倆人對吃方面格外執著。
好石村因村民多以淘石為生,寒氣重,濕氣大,故而飯菜也多辛辣。
店小二端上來他們店里的招牌菜,名叫紅湯魚,味道頗有水煮魚的感覺,湯色也是火熱火熱的紅。
林天賜本來很反感這種單純的辣,認為單純的辣是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不過是多放辣椒而已。
但紅湯魚改變了林小哥兒的看法。
什么叫辣的好吃?那就是你明明被辣的夠嗆,但還根本停不下筷子。
入喉火熱,下肚回甘,讓人欲罷不能。
再配上當地特有的‘冰酒’,這種酒與往常溫酒喝的不同,必須鎮涼喝,因為太烈了。
冰冷的酒進了嘴里立刻化作一團火,辣上加辣,卻又好吃的不行。
——總覺得再說下去這本書就變成美食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