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這里不是說話的地方,先到安全之處再從長計議吧。”
確實,他們現在所處的地方其實就是大殿邊上的一個小院子,雖然比較偏,但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有人過來。
–‐‐——–‐‐——
皇宮里安全無人的地方不算少,但能100%放心的地方可不多。
凈悟和尚和肖正清帶著林天賜與宣紹陽繞了兩圈,跑到皇宮的一角,這里有幾個大廂房。
按理說這種地方都是太監宮女住的,什么時候跑出來個人都不奇怪,遠遠算不上安全。
然而這里確實是安全的,因為把凈悟和尚和肖正清帶進皇宮的人,就在這里等著。
“三年不見,林仙師還是風采依舊啊。”
眼前這個打招呼的人林小哥兒怎么看都很眼熟,而且對方居然認識他。
這人肯定不是修士,有沒有修為一眼就能看出來,但認識自己的凡人可不算太多。林小哥兒腦子里一轉,終于想起是誰了。
“鄧王爺多禮了,仙師稱呼在下擔當不起。”
這人是鄧籽玉,越光國皇帝的三兒子,也是秘密派人去寶光寺求援的正主。
三年多以前,林天賜來越光國調查楊秀才被害一事,事了曾經和凈悟和尚與其有過短暫的接觸。(詳見110章)
正因為有這位在,凈悟和尚和肖正清才能輕易的進入皇宮,并以皇宮內的一間廂房作為落腳點,在皇宮里轉悠了兩天。
打過招呼互相認識寒暄之后,林天賜直奔主題:
“趕往王爺,是何時察覺到皇上情況不對的?”
“便是最近幾個月的事情,父王的行為越來越不可理解。”
越光國的皇帝哪怕再怎么吹也不能算賢明,但也不是什么碌碌無為的昏君,當得起兢兢業業的評價,要說毛病,就是年紀大了,對于下一代儲君的事情上有些游移不定。
“父王近幾年有些糊涂,但也從未如此令人迷惑不解。貿然與周邊諸國開戰無異于將越光國置于風口浪尖,重壓高稅也讓百姓怨聲載道,國內被攪合的民不聊生。”
“王爺沒勸過皇上嗎?”
鄧子玉搖頭道:
“我雖是皇子,但父王已經什么都聽不進去了。”
宣紹陽也跟著問道:
“那王爺是否曾親眼看到有邪祟的痕跡?”
鄧籽玉又搖了搖頭:
“小王并未親眼見過,但父王的行為過于乖戾,小王以為是被妖人所迷,是故秘密派人前往最近的寶光寺求援。”
過程雖然是這么個過程,但有些事鄧籽玉沒說,應該是沒有細說。
比如他是怎么認為有妖人作祟的。
三年前,也曾經有邪修妖人找上他,以皇位為餌想找他協助,不過鄧籽玉還是聽明智的,并未上當,正好那時候也被盧謙和凈悟和尚的師兄凈空撞破。
也多虧他沒答應,不然他現在墳頭草都丈高了。
也正因為有這次經歷,鄧子玉發現自己父王的行為跟變了一個人似的,立刻就想到被自己拒絕的邪修,很可能找上了他。
不管是正道還是邪修,人家都是神仙,神仙打架凡人攙和進去,那就只有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