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問吳大壯,他判斷說這個洞府是移動的,非有緣者找不到。
那是因為他去過一次之后,再想去好好探查的時候無論如何都找不到具體位置了。
實際上洞府并非移動的,而是始終都在原位從沒有發生過任何的變化。
倒不是吳大壯信口開河,林天賜估計這片區域可能被特殊的陣法所籠罩,它只會允許符合條件的修士進入。
這個條件,很可能有兩個。
一是必須是人族修士,這一點就連鬼修都沒問題,玲瓏也能輕松看到洞府。
二就是必須屬于頭一次來,如果出去再來,那么洞府就不會在來過一次的修士面前現身。
理由?
很簡單,還記得這里據說是游歷盛會的雛形嗎?
游歷盛會中有一條寫在最前面的規則,那就是每個修士只有一次參加游歷盛會的機會,過期不候。
這個洞府最初是被作為類似于游歷盛會的試煉設置的,應該也會有類似的機制。
所以吳大壯來過一次之后,哪怕沒有進去好好探查,再來也會被判定為不符合標準,而金羽隼則雖然能察覺具體位置,但因為他是妖怪,所以也完全進不來。
另一個理由就是,會自行變化位置的洞府設置起來非常麻煩,相比之下設立一個會篩選符合條件的修士進入的陣法則容易也輕松的多。
以造化仙人的個性,感覺他不會弄什么太麻煩的東西出來。
不過要說是洞府……
還真有點勉強。
出現在林天賜他們面前的是一座之前完全沒有過的山,看位置應該就是兩座山脈之間的山坳當中。
左右兩側的山脈上,能看到奔流而下的泉水所形成的瀑布,兩條瀑布一左一右,在中間這座山當中交匯,形成了一個Y字型的河道。
水流流速極快,但或許是提前有什么設置,河道并不寬,跟他們之前看到的小溪完全一致,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明明是小溪卻流速極快的問題。
周圍的濃霧并沒有完全散去,而是一致保留著朦朦朧朧的一層,有些分不清是水霧還是陣法形成的,用于遮擋視線的霧氣。
三人見這一幕,紛紛意識到找到了正主兒。繼續往前走不到五十米,那座之前沒有的山在視野中更加清晰起來,且也看到了被剛剛的霧氣淹沒的東西。
一塊石頭。
它立在Y字型交匯的河道中央,形似一名眺望遠方的人,石頭不遠處便是兩邊的泉水交匯形成的深潭,激蕩的泉水如海浪般洶涌澎湃。
冉青蓮湊到邊上看了看說道:
“這應該就是‘望窟石前波濤涌’了,洞府就在這深潭下面?”
洞府是由造化仙人和一眾相熟的道友設立,其中就有天水宮的開山祖師天水真人。以天水宮擅長水行的特點來說,把洞府的入口放在深潭之下倒也不是沒有可能。
林天賜則捏著下巴,重點觀察那人形的石頭,稍時說道:
“不,重點不是‘波濤涌’,而是‘望窟石’。既然叫這個名字,說明它正在‘望’一個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