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規矩,他私底下應該喚一聲長孫大母,這樣既顯親昵,也能符合長孫貫以的慈母形象。
但從剛才走進來到現在,他除了只是最初行禮的時候叫了一聲父皇,母后以外,幾乎就沒說過一句話,一直杵在那跟個木頭樁子似的。
就仿佛眼前的一切都跟他沒有任何關系。
敬玄猜想這大概跟他的出生有關系,畢竟他老娘楊妃是楊廣的女兒,估計那位楊妃從小教導要他謹慎恭遜,免得一不小心卷入到什么風波里之類的。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身負兩代皇族的血統,自然高貴無疑,不過就朝堂上的那些名臣勇將,幾乎個個都是造楊家的反起家的,肯定對他這位有楊廣血脈的皇子戒備不已,估計以后但凡露個頭,就會被人群起而攻之。
李世民好像也發現了自己這個三兒子的表情有些太過平淡,于是專門開口關心道:
“恪兒最近學業如何?父皇近來一直忙著政務,倒是疏于關心你學業了,最近在讀什么書?”
隨著李世民的發問,所有人都把目光轉向了他,這讓李恪的臉微微有些發紅,連忙答道:
“回稟父皇,兒臣最近在讀《墨子》。”
聽說李恪在讀《墨子》李世民下意識的皺了皺眉頭:
“為何讀《墨子》?《荀子》《孟子》這些都讀過了?”
也不怪李世民生出這等反應,墨家主張的兼愛非攻,跟他李世民的執政理念恰好相悖,自從大唐立國以來,幾乎就是靠著一場又一場的惡戰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李恪見自己老爹神色不太好看,張了張嘴想要辯解,可他自幼被母親教導對待尊長要恭順,一時間竟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好在自幼與他相熟,對他十分了解的李泰替他解了圍:
“三哥莫非也是對《墨子》上面描述的那些神奇的物件感興趣?弟剛好也對此道感興趣,為此還專門試驗了幾回,結果都不大理想,若是三哥得空,不妨與弟一起再試試…”
李恪一下子就反應過來連忙點頭道:
“就是那個可以在天上飛幾天幾夜都不掉下來的木頭鳥,兒臣每回讀到這里都百思不得其解,這世上真有人能做出那種神奇的東西?”
“哼!一派胡言。”
李世民冷哼一聲:
“這種怪力亂神的東西你二人也信?木頭怎么可能飛上天?簡直滑天下之大稽!有時間,不妨多讀一些修身養性,增長學識的典籍,像那些語焉不詳,前后矛盾的書,還是少看為妙!”
李恪臉色不由自主的白了一下,立刻躬身稱是。
不過敬玄卻有些看不下去了,這李世民偏心也偏得太明顯了吧,都是自己的兒子,為何李泰跟著自己做化學實驗什么的就能得到來自帝后二人共同的夸獎?
為何李恪就是看了些書卻被訓斥了一通?
不過只是個剛滿十一歲的少年而已,自己像他那么大的時候,還在看更加不著四六的連環畫呢!
想到此處,敬玄突然冒了頭:
“陛下此言差矣,誰說木頭就不能飛上天了?臣覺得木頭能飛上天!”
這話讓屋子里的皇家父子幾乎同時愣了愣神,李泰還以為耳朵自己聽錯了,連忙問道:
“你剛才說什么?木頭真的能飛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