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皇年間之治,已經算是古往今來難得一見的明政,民力得到了極大的生息…”
不等他說完,敬玄便出言打斷道:
“所以魏公認為只要百姓有得吃,餓不死,那就是盛世嘍?”
魏征側頭反問道:
“不然呢?!”
敬玄“騰”的一下從地上站了起來,指著綠意蔥蔥的田地說道:
“開皇年間可沒這么高產的糧食,魏公是不是對自己的要求太低了些?”
魏征還是頭一次被人說自己對自己要求低,平心而論,掄起自我約束,在現今大唐的朝野上下,他魏征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人物,今日居然在自己最自傲的地方,被人給鄙視了?
所以語氣中也有了一絲怒氣:
“那你云中侯覺得老夫應該怎樣做?”
敬玄哈哈一笑:
“魏公莫要生氣,晚輩只是就事論事罷了,晚輩的意思是說,有了高產的糧食,我大唐想要達到前隋開皇年間的水平并不難,說不定過不了幾年就能達成這個目標,晚輩是想問,在這之后呢?”
魏征頓時一愣,的確,現在的水稻產量已經遠超開皇年間了,何況這小子還有產量更加恐怖的紫薯,真要是照這個路子走下去,要不了多久民間就沒有百姓能夠餓肚子了,甚至連災年也能從容應對,但那之后呢?大唐又該何去何從?
“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魏公以為此話如何?”
魏征嘴里細細品味著這句話,而后倏然一驚,也跟著站了起來,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十分謙虛的沖敬玄拱手道:
“請云中侯賜教。”
敬玄同樣還之以禮:
“賜教不敢當,晚輩只是提出一個設想罷了,說得不對之處,還請魏公指正。”
魏征微微頷首,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敬玄也不客氣,直指問題要害:
“縱觀史書,千百年來,都是官員在引領著百姓,官員讓百姓干什么,百姓就干什么,甚至可以這樣說,若是官員是個糊涂蛋,那百姓也會跟著過得一塌糊涂!而晚輩創建這所大學的目地,就是為了避免這種可能性發生,至于為什么,原因很簡單,就是將來中華大學出去的學子,不一定非要當官,他們也可以在民間,在商號,在其他非朝廷領域貢獻自己是一份力量,而這樣的力量一旦匯集起來,能給當權者治理地方時,帶來不一樣的思路,換句話說,朝廷的決策可以影響到民間,民間也同樣可以影響朝廷的決策,兩者之間互相引導,互相羈絆,相生相息…”
魏征聽罷臉色浮現出一絲擔憂:
“民間影響朝廷決策?那豈不是朝廷要被民間牽著鼻子走?萬一有人居心不良的話…”
敬玄點點頭:
“魏公的擔憂當然也是有可能的,所以這就要督促朝廷本身進行改革,以應對這樣的措施,這樣做的好處,就在于能極大的激發民間的潛力,使之能與朝廷同步前進,魏公覺得是一條腿走路快,還是兩條腿走路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