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溫特斯現在可沒有多余的心思去可憐后輩。
他只想扯掉身上的累贅,下場猛灌涼水。
在這場比試前,他已經和另外兩名劍手打過兩場。
他贏了,也消耗了大量體力。
眼下這場比賽格外重要,也格外艱難。
經過二十幾個回合的較量,溫特斯雙肩的肌肉就像燒紅的鐵塊一樣滾燙,更像幾十年沒上油的門軸一樣僵硬。
他的大臂肌肉正在不自覺地帶動整個胳膊發抖,他的雙手幾乎握不穩劍柄。
他手中的這柄劍,正是他必須要在酷暑披掛一身板甲的原因。
劍,大概是世上亞種最多的武器。
溫特斯手上的劍,歷史比較短暫,大概不到兩百年。
它全長1.3米,大概是一米八的成年男子腋下四指到地面的距離。
劍刃無樋,長度接近1米。
它的劍格特別大,足有兩尺。
巨大的劍格是這把武器的靈魂,缺少它,很多劍招就無法施展。
這柄劍很長,比絕大多數劍都長。它的重心在劍格前一掌,必須要雙手使用才能發揮威力。
相較其長度,它的重量則出人意料的低。溫特斯正在使用的這把劍全重只有1.4公斤。
大多數情況下,軍官生稱它為“劍”。
如果談話中出現其他種類的劍,導致詞義混淆,軍官生則會稱它為“我們練習的劍”。
或者單純因為它比一般的劍都要長,稱呼它為“長劍”。
長劍只有1.4公斤,但是發力正確也足以擊碎骨骼、劈開血肉。
這也是溫特斯在炎炎夏日冒著中暑的危險,也要穿著整套騎兵甲的原因。
溫特斯,以及他的對手,用得都是沒開刃的真家伙。
溫特斯已經快被汗水煮熟,但他不在乎。
他一心只想贏下這場比賽,贏下面前這個他六年來都沒戰勝過的人。
而現在,正是他最接近勝利的一次,可能也是最后一次機會。
透過頭盔上的柵格觀察窗,他瞟了一眼場邊的記分板。
他17分,對手12分,他從來沒領先過對面的家伙5分之多。
誰先拿20分誰贏,而溫特斯現在手握賽點。
他反復叮囑自己:“冷靜,冷靜,只要三分。”
他的大腦飛速思考:“艾克想要追上比分就必須要主動進攻,我可以等一個破綻。”
心意已定,溫特斯從等待區進入了比賽場地。
他右腳探出半步,下身扎穩丁字步,腰板挺的直直的。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握住劍柄,雙手下沉到了肚臍的高度,劍尖則朝上指向對手的咽喉。
溫特斯修習的長劍術源自國父、聯盟陸軍元帥、劍術大師[內德.史密斯],這套劍術的核心內容之一便是“架勢”。
溫特斯此刻的架勢被稱為“犁式”,攻防兼備。
而且他偏愛保持自己的利手和強側腿同時在前。
他很清楚他的體力已經干涸,僵硬的姿勢在圍觀的同學們看來肯定很滑稽,不過他也顧不得丟臉。
腦海中的時間流逝的總是快一些,腦子里面想了一大堆東西,但在現實世界中只過去幾秒。
溫特斯的對手正保持著一個和溫特斯差不多的架勢朝他逼近。
正如溫特斯所預料到的那樣,他手握賽點,他的對手決定打得更激進更主動。
否則,溫特斯一次賭博式的突襲都可能立刻結束比賽。
對手的劍尖同樣指向溫特斯頭部,腳下卻大步朝著溫特斯右手邊移動,試圖占據溫特斯的側身位。
溫特斯自然不會讓他如愿,也跟著調整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