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尼利亞群島已經不再是三十年前蠻荒的海島,群島在各大勢力的夾縫中以中立港的身份迅速繁榮,積累了大量財富。
因為稅收少了,所以要提高稅率。而提高稅率后,商人們便逃向稅率更低的塔尼利亞群島。商人少了,稅收基數減小,為了維持原有的稅收又要再提高稅率。
如此一來,便進入了一種惡性循環。
“維內塔需要群島”,這是孔泰爾上校的原話。不是因為什么狗屁海盜,塞納斯海的海盜已經泛濫幾十年,然而卻只在近幾年一次又一次被強調,這一切都是因為維內塔需要群島。
不管是需要消滅競爭對手,同時還是為了新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地,更重要的是為了新的港口——遠洋港口。
塞納斯海灣沿岸的港口太小了,也太淺了。而塔尼利亞群島遍布深水良港,群島東面就是風暴洋。
得到塔尼利亞不光意味著得到新的土地,還意味著得到了一個新的可能,一條新航線的可能,一條穿越風暴洋直抵香料群島的新航線的可能。
弗雷曼蘇丹對商船苛以重稅,一方面損害了貿易,但同時也讓來自東方的商品的價格暴漲,讓來自東方的商品更加有利可圖——前提是能繞過弗萊曼人的控制。
而塔尼利亞群島就意味著這個可能,經過幾十年的測繪,維內塔的航海家們已經意識到,如果大地是球體,那么從塔尼利亞群島就能夠畫一條直線直抵香料群島。
想要做到這一切,需要通過波濤洶涌、風高浪急的風暴洋,要通過吞噬了無數探險者生命的風暴洋。
而想要通過風暴洋,就需要足夠堅固、適航性強的船只,需要足夠大的干船塢,需要遠洋港口。
正是因為千種萬種的理由,越來越多的維內塔人意識到塔尼里亞群島的巨大價值和潛力,尤其是在維內塔軍方內部。
少壯派維內塔軍人在一次次關于國家未來的激辯中得到共識:維內塔必須奪取群島。為了推動這個目的,維內塔軍隊內部成立了至少一個秘密結社。
瀕死的孔泰爾不肯向溫特斯透露更多團體的秘密,只是試圖讓溫特斯接受他的理念,把溫特斯也吸納成秘密團體的一份子。
而溫特斯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更多關于這個團體的信息。
但并不是只有維內塔人看到了塔尼里亞的潛力和戰略價值,聯省人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聯省共和國對于群島下手更早、布局更早,在維內塔人開始強調群島為海盜銷贓前,聯省人就已經在不遺余力地向塔尼利亞群島滲透,意圖將群島變成聯省的第八個省。
甚至聯省共和國的政治架構,也使得她能夠比維內塔共和國開出更優厚的條件。成為聯省的第八個省,總比成為維內塔的另一個郡強。
正因如此,維內塔才會愈發激進,德貝拉執政官每次在議會演講必定提及塔尼里亞群島,措辭一次比一次激烈。
但聯省國務秘書萊昂內爾提出了一個新的可能,一個不必在塞納斯聯盟內部引發沖突的可能。
他的特使秘密來到維內塔,是為了達成一份協議,一份德貝拉和萊昂內爾秘密討論已久的協議:將塔尼里亞變為塞納斯聯盟的海外領地,維持其半獨立地位,由維內塔、聯省施行一種共同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