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處在冷兵器階段的赫德諸部來說,披甲士和無甲兵的戰斗力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盔甲是寶貝,一副盔甲能傳好幾代人、從一個部落流落到另一個部落手里。板甲更是寶貝中的寶貝。
按照事先的約定,諸部的扎甲各自退還——甲葉上都有記號,帕拉圖板甲按照出力多少瓜分。
兩樣加起來,赤河部拿到近三千套盔甲,他們也流了最多的血。
諸部雖然眼熱,但還不至于上一秒是盟友,下一秒便抽刀對砍。
除了盔甲武器,還有奴隸。
帕拉圖人摧毀大橋雖然暫時阻斷追兵,但是也把沒來得及過河人馬留在西岸。
諸部抓到兩千六百多名俘虜,大多數是輔兵,帶傷。
按照往年的行情,帕拉圖奴隸價值很高,因為這三十年來赫德人就沒什么抓帕拉圖奴隸的機會。
而赫德諸部抓帕拉圖奴隸,除了日常干活,主要讓他們種地。
沒錯,荒原上也有可耕種的土地,赫德人也需要農作物補充糧食來源。
為了不讓帕拉圖奴隸逃跑,諸部首領甚至會給帕拉圖奴隸娶赫德女奴。
如果是鐵匠、石匠、木匠這種有手藝的奴隸,價值就會更高。
但是現在時節不太對,赫德人抓帕拉圖奴隸是要他們種地,可現在已經過了播種的季節。
一口氣抓了太多、俘虜,帕拉圖奴隸也在迅速貶值。
赫德諸部干脆不分工匠、勞力,直接按人頭分配。
赤河部手上還有千余具羊皮囊,于是白獅安排人手在冥河上當起了艄公,收取俘虜作為船費——還有部落尚不滿足收獲,想要渡河追擊。
諸部首領個個都精明得很,須知,帕拉圖軍隊的精華幾乎都在東岸。
追死一個人,就是一副板甲——帕拉圖人絕沒有力氣再把尸體和盔甲帶走。
也正因如此,百公里無人區內的追逐戰,赫德人都是以部落為單位,而不是再像之前那樣的“聯軍”。
其他部落也許不需要俘虜,但是折損許多部眾的赤河部亟需補充勞動力。
所以赤河部分到千把俘虜,他們需要把這些奴隸帶回去,盡量別讓他們在路上死掉。
以上種種,都是聯軍層面的分配。到了部落內部,又是一種分法。
很多首領根本不給部眾分潤戰利品,特別是這種戰利品以軍用物資為主的情況。
但是赤河部的戰利品會盡可能分配到所有人頭上,無論多寡。
每名部眾都能分到自己那份,死者的家屬也有撫恤。
這可能導致一個奴隸有多個所有者,按照赤河部約定俗成的規矩,其中一個所有者可以贖買。
如果買不起,就大家共用一個奴隸。
赤河部軍隊的意志遠比其他部隊堅定,一部分便是因為白獅處事公正,愿意與所有人分享戰利品。
[注:戰利品的概念不局限于打仗,圍獵的獵物也是戰利品。戰利品的分配是赫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青翎羽們興高采烈掰著手指計算細賬。
“你要什么?小獅子?”鐵豐問。
“我?”小獅子面露微笑:“我只要一個維內塔人。”
……
小獅子口中維內塔人,此刻正在制作滑輪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