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和這次來的蠻子酋長交過手?”邵伊來了精神。
“交過手。”
“那……”邵伊猶豫地問。
“我那時只是百夫長,所以那一戰并非由我指揮。”溫特斯大笑著拍了拍邵伊肩膀:“但是那一役——我軍大勝!”
邵伊也跟著笑。眼看真的要打仗了,邵伊心里實在沒有底,所以他才渴求任何一條利好消息,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也好。
“普利斯金先生。”溫特斯隨口問道:“市政委員和糧商們的情緒如何,滿意嗎?”
“不滿意。”老普里斯金恭順回答:“但是目前的條件,他們尚能接受。“
老普里斯金[以工代賑]的策略,最高明之處在于理清了產權。
正在修筑的南城顯然也是熱沃丹的一部分,那么熱沃丹市為這項工程出資就理所應當。
賑濟的過程變為[熱沃丹舉債從軍隊、糧商處購入糧食,再作為報酬發給前來做活的無業者]。
軍隊和糧商付出了糧食,換來了債權。只要熱沃丹市政府沒破產,債務可以慢慢還。
熱沃丹市政府欠下一屁股債,但是得到了一座新城區。好像也沒虧?
無業貧民通過干活得到糧食,避免了無償發放或低價出售可能引發的擠兌現象。
三方都吃了一點虧,但也得到了一些東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似乎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溫特斯忍不住問老普里斯金:“您是如何想出以工代賑這個法子的?”
“不是我想出來的。”老普里斯金微微低著頭,笑著問:“大人,你可知熱沃丹是怎樣繁榮起來的嗎?”
“這里是郡首府,當然繁榮。”
“不。”老普里斯金輕輕搖頭:“是熱沃丹先繁榮起來,而后才成為郡首府。而熱沃丹繁榮的原因,就是熱沃丹大教堂。”
“嗯?”溫特斯的好奇心被勾了起來。
老普里斯金回憶道:“這里最初只有幾十戶定居者時,公教會決定在這里修筑一座大教堂,作為鐵峰郡主教的座堂。
大教堂整整修了十二年,十二年間工匠們、商人從四面八方云集到此處。等大教堂竣工時,熱沃丹也已經從一座不起眼的小村鎮變成鐵峰郡最繁榮的城鎮。”
溫特斯仔細地聽著,沉吟道:“你的意思是……長期的、大型的工程,能夠使一個貧瘠的地方變得繁榮。”
“我的感覺是這樣。”老普里斯金捋著胡須:“不瞞您說,我也算走南闖北。在我見過的許多城鎮,她們的中心都是城堡或是教堂。
修教堂、修城堡的工程要持續數年乃至數十年,工匠們就近安家落戶,商人也隨之而來。一座村莊可能因此變成一座小鎮,一座小鎮可能因此變成一座繁榮的大鎮。依我看來,大概是這樣的。”
“很有意思。”溫特斯眼睛發亮,他笑著說:“您的想法當真很有意思,等趕跑了特爾敦人,咱們再好好聊聊。”
老普里斯金欣然應允。
見幾人的談話告一段落,夏爾趕緊把信遞給溫特斯。
“博德上校的信。”夏爾小聲說。
溫特斯不動聲色拆開信箋,一目十行地讀起來。
“怎么樣?”梅森學長問。
老普里斯金和邵伊不知道博德上校是誰,兩人識趣地告退。
溫特斯卻叫住老普里斯金和邵伊:“兩位無需回避,這信和你們兩位也有關系。”
邵伊面露不解,而老普里斯金靜靜聆聽。
“白山郡的光頭上校同意了。”溫特斯大笑:“把沒來得及運出去的貨物清點一下,白山郡會拿糧食和鹽同我們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