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3500米,航速170公里,航線正確,沒有誤差。
雙眼一凝,周海面容鄭重而嚴肅,聲音有力且沉穩:“記住了,師父。”
“失速的定義是什么?”李復點了點頭,隨口考驗道。
周海腦海浮現失速的理論定義,回答道:“飛機的升力系數,隨機身迎角增加而增大,當迎角增加到一定角度后,升力系數不升反降,導致飛機升力小于飛機重力,最終機翼失去壓力差并失去升力,導致墜落,這種現象稱為失速。”
李復繼續問道:“最低速度的意義是什么?”
“最低速度越低,則起飛滑跑距離越短,相應的機場跑道越短,大大降低地面滯留時間,提升安全性和機動性。”周海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低空低速性能的好壞,有什么意義?”
“低空低速性能是否優秀,為衡量戰機性能的重要指標,一般而言,低空低速性能優秀,意味著飛行狀態穩定,對地攻擊穩定,升力系數高,綜合機動性優秀,抗氣流能力高,低空和超低空飛行狀態優秀。”
周海面色平靜,言語有力而清晰,緩緩回答道:“低空低速性能較差,意味著容易墜機。”
墜機。
是的,沒錯。
低空低速性能較差,只有一個后果——容易墜機。
當然,這個描述比較委婉,采用專業航空術語描述即‘飛行棺材板’。
恰巧,美國空軍歷史上裝備的f—104超音速戰斗機,便被各國空軍授予這個稱號。
低空低速性能,是衡量戰機機動性和性能的重要指標。
“不錯。”
聽到周海回答的內容,李復夸贊一番,沒在繼續出題考驗,保持水平姿態,沿著預定航線飛行。
保持每小時170公里的巡航速度,高度3500,方向正北,目的地——580公里之外的丹鎮訓練基地。
至于周海上機之前的想法和機動,則統統未能實現。
想象之中的架機飛行?
不存在的。
真的只是想象一下。
不過,這總是美好的起點,畢竟他已經領先航校同齡飛行學員整整三年,也不急于一時。
接下來的飛行旅途,安靜平淡,李復保持平穩飛行,并未繼續教學。
而周海也逐漸收斂情緒,調整心態,恢復淡然,接受自己即將上機的情況。
激動,欣喜,期待,這些情緒都已煙消云散,唯有一顆平靜之心。
天空,略顯陰暗。
前置活塞-6星型九缸航空引擎的獨有咆哮聲,響徹云霄。
……
轉眼,已到下午時分。
經過約三個半小時的飛行,搭載著兩人的初教六,跨越五百八十公里的距離,飛臨丹鎮訓練基地外圍空域,此時機載燃油僅剩10%。
地面,銀裝素裹的丹鎮訓練基地,映入眼簾,標志性的筆直跑道和高聳豎立雷達天線的塔臺,還有一片片低矮的平房建筑。
機場跑道邊緣停機坪區域,一架架軍綠色初教六有序停放,排成一列。
“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