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對于基地里待在地下區域工作和訓練的潛艇兵部隊,周海是真的佩服。
能在地下環境和核潛艇中長時間工作訓練,并且還能合理調整心理情緒,屬實厲害。
這種環境,周海雖然能夠承受,但還是太壓抑了。
“零,這次回去之后,是不是就要考核了?”這時,身旁傳出一道熟悉的聲音,蘇鵬伸了個懶腰,四肢放松,接著朝周海詢問道。
十五天的高強度學習,一直待在地下環境,蘇鵬有些忘了之前在青城航母基地的訓練情況。
如果沒記錯的話,這次返回青城航母基地之后,便會迎來第一階段考核。
“嗯,是的,按照改裝訓練進程,馬上就是改裝訓練第一階段考核,等第一階段考核結束,我們就能進入第二階段,老規矩,還是上模擬器。”聽到蘇鵬這番話,周海收回目光,看了一眼面容有些疲倦的蘇鵬,笑了笑:“距離我們首飛越來越近了。”
首飛。
屬于殲-15C‘虎鯊’艦載機改裝飛行員們的駕機首飛,越來越近。
新型艦載機改裝訓練,總共由五個階段構成,理論基礎,模擬飛行,陸地模擬起降,上艦起降和綜合結業考核。
第一階段,理論基礎,了解并熟悉掌握艦載機起降理論知識,夯實飛行基礎。
第二階段,上飛行模擬器,滿足48小時飛行小時數,完全掌握艦載機起降基礎動作和飛行動作。
第三階段,陸地模擬起降,駕機于陸地模擬起降平臺起降,完全掌握滑躍起飛和電磁彈射起飛技術,滿足24小時飛行小時數。
滑躍起飛合格線為完成12次晝間降落和10次夜間降落,其中觸艦復飛次數不得超過兩次,晝間成功阻攔降落10次,夜間成功阻攔降落8次。
電磁彈射起飛合格線為完成14次晝間降落和12次夜間降落,其中觸艦復飛次數不得超過兩次,晝間成功阻攔降落12次,夜間成功阻攔降落10次。
觸艦復飛,專屬于艦載機領域的專業術語。
意思簡易明了——艦載機降落過程中,飛行姿態和位置出現偏差,無法在航母飛行甲板成功阻攔降落,復飛重新調整。
海軍艦載航空兵方面對于新型艦載機改裝訓練要求極為嚴格,參訓艦飛駕機觸艦復飛次數最多允許兩次。
超過兩次,即判定考核失敗。
第四階段,上艦起降階段通俗易懂,駕機前往指定航母,進行航母艦載機起降訓練,訓練內容和考核標準同陸地模擬起降一致,飛行小時數要達到150小時以上,這是硬性標準。
在相繼完成前面四個階段訓練過后,艦載機改裝隊伍便將迎來綜合結業考核,進行航母飛行資格認證。
飛行資格認證通過,獲取艦載機準假資質和航母飛行資質,新型艦載機改裝宣告訓練結束。
而一路走到最后的人,將正式成為一名艦載機飛行員,化身刀尖舞者,躋身世界航母艦載機飛行員俱樂部,成為其會員。
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艦載機飛行員總數,不超過2000人,可謂極其稀少。
呃,稀少到什么程度呢?
2020年被譽為‘活化石’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全國預估現存總數也就2000左右。
兩者相比,1:1左右,甚至艦載機飛行員還差一些。
嗯,艦載機飛行員數量上的珍貴程度,基本就這樣。
現如今,周海和眾人已經完成額外的救援訓練,處于第一階段末尾,只等回到青城航母基地,迎接理論基礎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