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四號,青年節。
時值勞動節末尾,無數外出游玩的蓉城市民們,正在各地高速路上堵車,準備回家。
蓉城東站。
一輛頭部如彈頭形狀般的高鐵動車,沿著鐵軌平穩駛入二號站臺,車廂側面寫著G2183次列車組數字。
“乘客們,你們好,本次動車終點站,蓉城東站到了,請到站的乘客收拾好行李和個人物品,有序排隊下車,蓉城歡迎你們。”高鐵動車內部廣播終端內,傳出一道溫和而禮貌的女性電子合成聲,響徹列車各車廂。
車廂艙門打開,一名名攜帶行李的乘客,如同水流般紛紛涌出車廂,來到二號站臺,沿出站通道前行。
G2183次高鐵動車第一車廂前端。
車廂內空空蕩蕩,并無其他乘客和乘務員,只有兩位身份極其特殊的乘客,坐在A1和A2特等座內。
身穿綠色作訓服的左雪,坐在柔軟舒適的座椅上,手里捧著一本由華羅庚撰寫的數學著作《數論導論》,如寶石般的雙眸凝視紙質書頁寫出的數學公式,清澈而潔凈。
臉上戴著干凈的藍色口罩,頭戴鑲嵌八一軍徽的綠色軍帽,如瀑布般的黑色長發盤成標準發髻樣式,整個人散發一股由學術和颯爽相互結合的別樣美感。
獨屬于軍事科研人員的美感!
“小雪,我們到了,該下車了。”
坐在A2特等座的教授蘇睿,待聽到廣播里傳出的播報聲,坐直身體,右手從座椅桌板表面拿起眼鏡戴好,轉頭看向身旁還未有任何動靜的左雪,笑了笑,伸手輕輕拍了拍左雪的肩膀,提醒道。
“不好意思,導師,沒聽到廣播,還讓您叫我。”被打斷學習狀態的左雪,趕緊回過神來,雙手合攏已然翻到一半的《數論導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蘇睿搖了搖頭,面露和藹之色,目光看著左雪懷里抱著的數論導論,有些好奇道:“沒事,我發現你最近喜歡看數學著作,怎么回事?”
數論導論,由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撰寫,是一部主要學習數論的作品,內容豐富而精彩,堪稱經典。
“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我最近在流體力學和空氣動力學上的研究出現瓶頸,希望通過從數學角度去提升自我,相輔相成。”左雪面露尊敬之色,說出內心想法。
言語輕靈,似如涓涓溪水般,溫潤入心。
數學,一切科學的基礎。
它不屬于自然科學,但卻在背后從最根本層次推動自然科學向前發展。
經過這段時間對Z-1四代機和Z-2五代機方案的深入研究,左雪漸漸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在流體力學和空氣動力學兩個主要研究領域觸摸到瓶頸。
觸摸到瓶頸,意味著什么?
在這兩個主要研究領域,她已經無法繼續前進了。
是的,無法繼續前進,這對于一個科研人員而言,無異于是晴天霹靂般的打擊。
鑒于出現這個情況,左雪并沒有慌張,暫時放下兩個領域的研究工作,靜下心來,幾經思考,最終將矛頭對準數學。
自己觸摸到瓶頸,并不是因為天賦到了頭,而是由于基礎知識方面積累不足,受限于這方面令她無法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