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隸屬領袖一方的使者阿爾伯茲倒是有些迷茫,帶著些許疑惑的目光,投向身邊坐著的航空專家,尋求答案,他只清楚第四代戰機隱身性能非常重要,并不知道0.001平方米正向RCS的真實含義。
“先生,F-22戰機隱身數據一般認為是0.004—0.005平方米正向RCS。”下巴蓄著胡須的航空專家,說出一個參照物。
“原來如此。”
使者阿爾伯茲恍然大悟,瞬間明白Z-1概念機這組隱身數據的意義
F-22隱身性能為0.004平方米,Z-1‘幽靈’概念機隱身性能為0.001。
換句話而言,一架Z-1隱身性能之高,等于超越F-22基準參數四倍之多。
四倍!
一個不可忽視的數字。
“Z-1‘幽靈’起源于2019年,綜合現役多款戰機優點,采用機身前邊條翼+中等梯形翼+雙內傾可動垂尾+全動平尾氣動布局,取消鴨翼,總體升力系數為1.8,進氣道為DSI方案,尾噴口采取菱形降溫措施,減少雷達反射面并抑制紅外輻射,雷達反射波瓣縮減為5個,隱身效果極佳。”
在眾人稍稍消化Z-1‘幽靈’概念機超高隱身性能后,左雪繼續講解技術報告,透露機體氣動布局和其他重要性能指標:
“機動性方面,裝備動力系統兩臺19噸級矢量渦扇發動機,從而達到超機動和超音速巡航性能要求,總體一般。此外,由于新型矢量發動機和DSI進氣道體積減少,使得主內置彈倉深度達到0.6米,擁有8個掛載點,側彈倉深度0.4米,各擁有2個掛載點,總掛點數量達到10個。”
追求極致隱身性能,態勢感知性能第二,機動性一般,這是Z-1的總體情況。
戰機設計,有舍就有得。
選擇提升隱身性能,某些方面性能就需要降低,不可能十全十美。
當然,不得不說,Z-1是成飛內部唯一沒有采用鴨翼布局的入選機型,其余三款全部采用近距耦合鴨翼布局。
左雪取消鴨翼,就是為了最大化提升機體隱身性能。
相比失去鴨翼布局的機動性提升,隱身性能最大化帶來的收益極為顯著。
對于這一設計理念,在場眾人全都紛紛贊同,表示肯定。
經過左雪報告前的小問題環節,現在,每個人都明白隱身性能的重要性。
“竟然是通過純設計做到的,太強了。”韓城見到數字大屏幕上Z-1概念機氣動布局結構圖,心中暗暗咂舌,有些頭皮發麻。
夸張。
還就那個夸張。
Z-1概念機竟是通過純設計達到正向0.001平方米RCS指標!
純設計是什么概念?
就是全憑戰機設計師的自身實力,以鬼斧神工之力,硬生生設計出一款具有極高隱身性能的戰機,沒有倚靠其他輔助措施和技術,降低RCS面積。
徐云和曹平安眉宇緊皺,暗道麻煩,瞥了一眼旁邊的左雪,沒想到對方才是這次評審會真的對手。
“Z-1隱身概念機基礎性能指標為——最大飛行速度2.2馬赫,最大飛行高度2.2萬米,航程4500公里,作戰半徑轉換比0.43,作戰半徑1935公里,自重19.5噸,最大載重42噸……”設計理念闡述完畢,左雪轉入下一階段,報告Z-1‘幽靈’概念機基礎性能設計指標。
如涓涓溪水般的輕靈話音,充斥著會議廳每一個角落,整篇技術報告信息由待在暗地里的天璣忠實記錄在案。
心情漸漸平復的伊朗空軍代表團所有人全神貫注,如同課堂上的學生般認真聽講,絲毫不敢遺漏一丁點東西,以恐造成誤判,為祖國錯選一款不符需求的第四代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