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副起落架正常,
航空輪胎充氣狀態良好,輪胎縫隙無石子,
主翼結構正常,
兩臺WS-10C尾噴口正常。
檢查過程仔細且嚴謹,周海細心查看戰機每個關鍵結構部位,毫無遺漏,系統性學習過機務工作的他,高度重視起飛前檢查環節。
不是懷疑地勤小組的專業性,而是對自己的生命和戰機負責。——這是師父李復一直告誡的事情,周海從未忘過。
很快,周海圍繞機身一圈,重回機頭部位,檢查完畢。
“機務同志,飛機檢查完畢,可以接收。”周海面色沉穩,回到地勤組長王和平跟前,舉手敬禮,右手接過航空簽收日志和黑色簽字筆,翻開到第60天維護記錄頁數。
右手執筆,于紙質記錄右下角末端機長簽收一欄,寫下受訓編號和代號。
機長:008號,零。
簽完字,航空簽收日志遞給王和平,整個人拿起銳眼頭瞄,在戴民盟、全體受訓艦飛和馬偉民院士隊伍注視之下,轉身迎向等候多時的101號殲-15C虎鯊,步履沉穩,背影高大,如同出征戰士般。
來到機頭部位,周海手腳麻利,攀登金屬登機梯,坐進水滴形玻璃座艙。
緊接著,地勤組長王和平和一眾地勤人員,立即忙碌起來,撤掉登機梯和機輪防滑裝置,接觸一切束縛。
兩名身穿的地勤人員,從機庫右側供電端口,拖來一條電纜,連接機體外接電源端口,等待周海給出指示,進行供電。
座艙內,一切顯得即陌生又熟悉。
“開始吧。”
端坐于座椅之上,周海稍稍停歇一秒,感受著許久未見的真實座艙,四下打量一番,隨即輕車熟路拿起銳眼頭瞄,連接機載航電設備數據端口,而后打開長白山機載航電系統,進行系統自檢流程。
“滴!”一道電子提示音傳出,中央平顯和左右兩塊多功能顯示器通電激活,畫面一閃,給出航電系統正在啟動自檢的畫面提示,下方是迅速增漲的進度條數據。
“長白山航電系統正在自檢中,請稍等。”電子合成女聲簡短提示。
十秒過后,進度條數字漲到100%,長白山航電系統完成自檢,進入正常工作狀態。
中央平顯畫面一轉,顯示機體藍圖結構,右上角是機體總體數據和信息狀況,部分重要數據呈現于銳眼頭瞄顯示鏡片內。
機體藍圖結構呈綠色正常狀態,自重26噸,滿油空載,搭載兩枚霹靂-10格斗導彈,200枚23毫米穿甲燃燒彈,全是實彈。
自從改變戰略策略以來,無論空軍,還是海軍,戰機執行飛行任務時,全部攜帶實彈,而非中看不中用的實彈。
伴隨著機載航電系統啟動完畢,處于飛行模式下的銳眼頭瞄鏡片,顯示數項關鍵數據。
航速0,
表速0,
真速0,
相對高度0,海拔高度10米。
周海檢查一邊,接著透過玻璃座艙,向待在機體右側的兩名地勤人員打出手勢,示意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