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因為時間的原因,還沒有任何成果出現。
迎著張淑玲好奇的眼神,方年面色平靜,解釋道。
“前沿公司接下來會在廬州成立一個分公司,是重基礎科技人才的行業,跟高校合作,是對多方有利的結果。”
“張校可否聽過女媧系統實驗室?”
張淑玲輕輕點頭:“當然,事實上這也是你在高校圈內名氣大增的原因之一。”
方年微微一笑,接著說了下去:“女媧系統初代版本雖然是另一家企業的產品,甚至為此成立了女媧聯盟;
但系統現在被各個高校老板們帶領的研究生們不斷改良。
這是成功過的經驗。”
“根據前沿的發展規劃,未來類似于女媧系統實驗室的業務會多起來,所以需要早做準備。”
方年沒說前沿的業務發展方向是什么。
張淑玲也沒問。
她只是點點頭:“原來如此,謝謝方年同學解惑。”
“……”
她只是單純的疑惑。
方年的解釋已經足夠解答她的疑惑了。
中科大有自己的資產經營公司,通過這家公司將校內重點研究轉化為成果。
比如科大訊飛。
此外,中科大也跟國內外大型企業多有聯合實驗往來。
前沿公司資助中科大建設前沿院,本質上也是這種形式。
只不過前沿公司是從被動角色轉為主動角色。
主動的劃定一個大的專業區域,進行交叉研究,借助高校資源部分培養人才和解決基礎科技上的問題等等。
整體上來說,這種形式前期投入更大,風險也更大。
但更可控,更高效。
如方年所說,這種共建研究院的形式是多方有利的。
高校幾乎不需要支出成本,不僅能大大解放學術研究生產力,還能培養人才,還能提高學校科研水平等等。
何樂不為。
不管是經濟上、政治上、學術上、培養上都能有拿得出手的成績。
向上有實打實的論文啦、學術成果啦拿出來。
居中,教授們能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獲得副業收入。
向下能培養出一批高素質人才。
對外能給前沿提供大量的基礎科技專業意見支持。
所以……
張淑玲并不需要挖根究底。
她只知道,眼前這個年輕人肯定雖然身為在校學生,但心里定然有丘壑。
張淑玲稍作沉吟,又說:“貴司的方案我看了,從我的角度上來說,沒什么問題。”
“我校不像西交大那樣早有籌備,從零開始建設,的確需要一定時間。”
“關于擇地興建這個研究院,我個人沒意見,不過涉及到廬州市府,以及多方面的協商,需要一些時間。”
“……”
方年表示理解。
…………
事實上,以前沿的名義,將由前沿創新負責協調管理的中科大·前沿院的合作備忘簽訂并沒有拖沓。
前沿提交的方案大方向上沒什么問題。
具體的細節磋商上,在張淑玲看來更不是問題。
所以。
張淑玲笑著說了句稍等。
大約一刻鐘后,方年一行人見到了中科大的校長,侯健國。
互相認識,簡單寒暄后。
雙方簽訂了合作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