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方總你的建議下,米聊特地選擇登陸女媧系統,相應的避開了目前的主流系統平臺,只是……”
方年心平氣和道:“馬總的思維模式應該是產生了變化,極大概率會選擇跟進,時間應該就近期了。”
說著,方年看向雷軍:“小米是有準備的吧?”
“對,米聊三個平臺版本開發進度一致。”雷軍也沒瞞著,因為這也是方年當初提議的。
方年想了想,道:“在米聊的發展上,我有些簡單的想法,不過有些目前還只能基于女媧系統實現。”
略作整理,方年坦誠相告:“QQ是即時通訊類軟件,鵝廠在QQ上堆疊了許多的商業模式,米聊在我看來是社交類軟件;
社交類軟件的發展可以與QQ不那么一樣;
在米聊第一個版本上,就開始圍繞熟人關系鏈、線下關系鏈打造了社交基礎元素,想來鵝廠會學習這部分;
不過米聊可以更進一步,基于地理位置做陌生人關系鏈。”
方年說得簡單,雷軍卻聽得很入神。
好片刻后才回神:“基于地理位置的陌生人關系鏈?”
“對,不是電腦QQ那個按條件查找的陌生人關系鏈,是基于地理位置信息來匹配的陌生人關系鏈。”方年肯定道。
“不過目前安卓和iOS都還沒有做基于地理位置的特性,女媧系統也是1.3版本才有。”
雷軍皺眉道:“這個特性有什么特殊點嗎?”
方年擺擺手道:“不用太關注這個特性本身,據我所知,安卓個iOS很快會添加這個特性。”
“基于地理位置的關系鏈很利于社交,也能依此開發許多功能模塊,一個社交軟件主要目的就是服務用戶社交;
熟人關系鏈和線下關系鏈在目前基本上還是圍繞著熟人發生,但這樣不能產生新的、有效的社交,用戶很難活躍起來,所以需要陌生人關系鏈來驅動。”
聽方年說到這一步,雷軍思路跟了上來:“人類本質上有好奇、獵奇、窺探的心理特性;
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會驅動這一類的心理特性,從而活躍起來。”
方年點點頭,想了想,又多說了兩句:“其實圍繞著社交可以設計很多的功能,來驅動用戶對社交的本質需求;
不過這些得看手機內部傳感器芯片的發展應用,比如對震動、紅外等傳感器的充分利用,可以產生許多有意思的組合。”
最后,方年強調了一句:“因為社交與性無論如何都是沒辦法完全分開的。”
說到這里,方年略作停頓,還是道:“額外的,可以開發語音對講功能,這個實現起來也不難;
畢竟手機最基礎的功能就是打電話,將聲音錄入以信息的形式發送就行;
這個功能應該可以讓米聊總用戶數量實現暴漲。”
聽方年說完,雷軍深吸一口氣,感慨道:“方總真不來小米兼個職嗎?”
“論對產品的需求發展,我就沒見過比你更優秀的。”
方年就笑:“去小米當個產品經理?不累嗎?”
“哈哈。”雷軍笑了起來,“是我孟浪了。”
“……”
簡單的交流讓雷軍心情大好。
并且頗為感慨。
末了,雷軍一副好奇的口吻道:“說起來認識方總這么久,我還沒在方總嘴里聽到過大事,不管什么,都是一點小事。”
方年樂了:“你不說我還真忘了件大事。”
“哦?什么?”雷軍好奇道。
方年一臉認真道:“雷總想想給米聊取個新名字,等小米做出手機發售后,我尋思會讓人誤會這個軟件只能在小米上用。”
雷軍:“……”
“就這?”
方年一本正經的點頭:“對,就這。”
“……”
實際上方年還真不是無的放矢,米聊失敗之后,網上有許多好事者分析過。
即便到后來雷軍再次推出米聊。
大家也還是認為米聊過于捆綁在小米這個品牌上了。
在小米手機逐漸活躍后,的確有可能令人們覺得這個軟件是綁定了小米的。
說來說去,方年也比較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