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話我就不說了。”
蘇姿豐幾乎立馬就站了起來。
還沒等她開口,兩個中老年院士也唰一下站了起來,嚴肅道:“絕對完成任務!”
他們身上可不止背負了方年帶來的壓力,還有各個部委、科研單位、軍方等的壓力。
他們也清楚,白澤這邊給的支持力度之大,世所罕見!
他們更清楚,上面只支持了25億人民幣,這部分經費早就在過去幾個月里用完了,白澤已經又再投入了十多億。
算下方年提到的這50億,這顆工藝僅僅是40納米的高性能CPU研發投入已經要接近15億美元了,約等于未來3納米芯片的極限研發經費,是5納米芯片的3倍。
雖然早前蘋果A4等芯片的研發經費也是上10億美元,但那都有原因的。
現在白澤的大CPU可是有雄厚的技術積累,而且有海量的實際測試環境。
光是廬州前沿數據中心的部分服務器就換過兩次CPU了。
“……”
這次再臨廬州,方年正經親自下達了各類任務指標。
包括內部的芯片項目,也包括對零度品牌的安排,以及與盤古實驗室的戰略合作等。
當然,方年又在廬州逗留了一天。
去拜訪了孫淦瀧等人。
聽聞廬州地方和地方銀行都有意給廬州前沿支持一定款項,方年也是婉言謝絕了。
廬州這邊對前沿的信心是非比尋常的。
因為廬州前沿的存在給廬州帶來了可稱之為天翻地覆的變化。
一兩年里撬動了數千上萬億的市場變動,這對一個普通的城市來說,足夠夸張了。
…………
一晃,時間就過去了近月。
十一月初,申城已然可以感受到深秋初冬的味道了。
大街小巷很難再看到小姑娘大媳婦雪白的大長腿。
從5號開始,方年成天成天都待在前沿公司,安心給陸總當實習秘書。
一如既往的只負責給陸總端茶倒水。
表面上前沿毫無變化,哪怕是各個子公司都有大量新員工加盟,總人數高達數千,也顯得比較平靜。
但最高層的前沿辦公室則都暫停了多數事務,人也每天都出現在前沿公司坐班。
大家心里都清楚,前沿或將再次面臨某種雷霆萬鈞的壓力。
7號,方年接到電話,得知一切準備就緒。
8號一早,很多目光被吸引到了京城,一八大個會開幕,方年再次接到電話,北島中島的跨海大橋合攏工程全面啟動。
坐在辦公室的方年喃喃自語:“特地選用了一種耗時最長的方案,5個月能做完的事情,硬是改成了9個月,資金投入也漲了兩倍多,可得對得起我在背后的努力啊。”
旁邊陸薇語笑著安慰:“放心吧,方學弟運籌帷幄,能決勝千里的。”
這天整體上毫無動靜。
七連嶼區域部署了衛星信號屏蔽器,相關方面一時也沒心思關注。
接下來是9號、10號、11號、12號、13號……
每天方年都有接到幾個電話,能感受到對方的信心越來越足。
終于……
14號凌晨,北中南跨海大橋一期工程完成。
一切都在大眾悄無聲息中塵埃落定。
實際上,在9號下午,工程動靜就再次被曝光,但那時候已經晚了。
哪怕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嗶嗶C也不敢在這時候再搞陰間濾鏡。
得知最終結果,方年大松口氣,在凌晨的夜里,打了個鯉魚挺,不片刻扶上了陸薇語的屁股墩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