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以我的能力,五年都夠了,七年是給自己留點余地,畢竟10萬億,我都能上天。”方年大言不慚道。
“……”
說到最后,方年也跟著感慨:“苗部啊,你說你這么大個人了,就不能穩重點?提這種誘惑的話題干嘛呀。”
“進入工業粗信息時代至今,全世界都沒誰敢在和平時候想這種重新分工的可能性;
你這一提出來,我感覺十分不妙,前方必然是萬丈懸崖!”
“……”
眾所周知,這個世界是分工合作的。
但……
這背后是有主導者,或者說引領者的。
而之所以有人能當上這個主導者,可以說就是因為……標準。
標準是規定,也可以看作是一個框架,對制定者來說是工具,對參與者來說就是束縛,因為……
無論你怎么變,其實最終結果都是給這個框架添磚加瓦。
而幾乎所有世界級的標準類,多數都在美利堅,涉及到科技行業的電子電氣,涉及到衛生的世衛,涉及到銀行的國際清算銀行等等等等。
這才是美利堅為什么始終可以給世界各國分工的原因。
讓你有什么,不讓你有什么,讓你能有什么,好像都可以一言而決。
因為框架被規定了。
所以方年從很早之前就提過,將來一定是兩套標準,中國和外國,只有這樣才能擺脫束縛。
這也是苗為借著一點小酒勁提什么‘工業和信息工程師協會’的根本。
上面能看不明白這些問題?
沒辦法啊!
幾十上百年都是這么過來的,不可能一句話就改變。
甚至都不能加以引導。
這就是個人可以犯錯,但集體絕對不能出錯的真實寫照。
苗為這糟老頭子就是想給方年使眼藥。
因為前沿身上才有這個可能性。
‘只要方年動心,這事情就成了一半’。
這話不是苗為說的,是根據智庫分析,平書當玩笑話說出來的。
臨走前,方年故意嘆氣:“不愧是苗部,你家的酒可真不便宜,一兩酒價值何止萬億!”
苗為全當沒聽見。
“……”
…………
從進入五月份開始,前沿科學開發者大會的預熱就越來越洶涌。
逼乎的相關問題更是久居熱門一直沒下來。
越來越多的人參與了相關討論。
表示了對這屆大會的好奇。
也在日子一天天走動間,適當的表現出了期待。
前沿到底會拿出些什么東西?
開幕演講會有什么?
那位神秘的方總會不會出現?
前沿總部怎么還不開業?
沒錯……
說明在前沿文化中心舉辦的開發者大會,但前沿總部都沒開業。
倒也有人猜測,前沿可能要在開發者大會當天開業。
萬眾期待中。
5月30號的太陽冒出來一點小尖尖,大幕即將拉開……
-
======
PS:這一章莫名其妙寫得手都廢了~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