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小不顧眾進士意愿,送杜思去死拉攏王伯安,間接向陛下示好。
太子偏偏選擇了最差的一種,貶謫龍川又沒有能拉攏眾進士,免了杜思死罪讓王伯安心懷怨恨,憑白得一怨恨。
難怪坊間傳言,監國太子優柔寡斷,望之不似人君……
……
狀元堂。
周易將幾卷道經放下,與何掌柜結了賬。
刑者說分利五百兩,隨著盜版越來越普及,銷量利潤不斷打折。
道經字帖銷售反而日家火爆,一冊道經價格超過了三十兩,仍然供不應求。
周易的字愈發精妙,甚至隱隱脫離了“張”體的舊窠,有了獨特的變化。
字如其人,人亦如字。
修士每個人對道的感悟不同,自然而然的體現在字體當中,普通人時長臨摹,有概率領悟一些修行之道。
結清了賬,何掌柜向周易展示今年狀元堂的收獲,兩幅裝裱精美的題字掛在狀元墻上。
狀元墻上所有墨寶,都是歷屆狀元留下,可謂價值連城。
“周先生,這是今年新科狀元墨寶,您看如何?”
周易抬眼一看,第一幅字寫的是:君子大道,豈因生死以避之。景泰五十二年孟懷遠送別同科守仁有感。
“守仁?”
周易心中一動,看向和它比鄰的另一副字。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這……
周易不露聲色:“今年怎么有兩幅留書?”
“這第二幅字是新科進士杜守仁所寫,東家慨其風骨,與狀元留書等同。”
何掌柜繪聲繪色的形容:“這位杜先生,當真是無所畏懼,在太和殿暴打禮部侍郎……”
周易臉色逐漸變得精彩,難怪杜思一副慷慨就義的模樣,竟然有如此膽魄。
“……聽說王侍郎被打的污穢橫流,那個慘啊。”
何掌柜嘆息一聲:“可惜了杜先生,殿試交了白卷,排名倒數第一,又被貶謫去龍川種茶。”
“何掌柜知不知道什么時候離京?”
“聽說是今天,有許多同科進士去送別……”
何掌柜回頭一看,已經沒有周易蹤影。
……
洛京南郊。
十里亭。
北風凜冽,百草枯折。
杜思登上馬車,與眾多同科拱手道別。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諸君殿上救命之恩,守仁永世難忘!不必遠勞,日后再會!”
說完,抖動韁繩,馬車順著官道向南駛去。
眾進士以狀元郎孟懷遠為首,在十里亭目送馬車直至消失不見。
有豪放的忍不住彈劍作歌,豪氣貫徹云霄,也有擅畫的,揮毫作畫,將這一幕永遠留在宣紙之上。
正值春風得意,尚有少年意氣,無論日后官場中如何變化,或者泯然眾人或者腹厚心黑,絕不會忘記在太和殿上直抒胸臆,一起駁斥當朝侍郎。
周易在空中看到這一幕,竟然也引動了一絲熱血。
化作遁光,落在杜思馬車前方,牽著棗紅馬等待。
片刻之后,杜思見到周易,頓時面露喜色,又面露愧色:“守仁見過先生,本想好好教訓王伯安一頓,卻也沒讓他傷筋動骨,又戴罪遠謫,愧對先生……”
“你很不錯!”
周易將棗紅馬韁繩遞給他:“這匹馬能日行千里,山林沼澤,如履平地,送與你早日到龍川。”
棗紅馬長時間受法力洗精伐髓,體力速度不弱于**品妖族。
杜思躬身道:“多謝先生。”
周易又取出一卷宣紙:“你我以字結緣,今日再贈你一幅字!”
杜思歡歡展開,第一眼被字體吸引,第二眼滿眼驚駭。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為萬世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