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二年,興修水利,恢復民生。
景泰三年,內誅妖魔,外鎮邊疆。
景泰四年……
一樁樁一件件,可謂上馬能平叛下馬能治民。
其中用時十數年收取的神仙稅,堪稱開國朝之未有,削佛、道以充國庫,將兩教徹底納入掌控。
前太史盧大人,評價景泰帝為明君圣主。
直至景泰三十五年,景泰帝自稱年歲衰老,命太子監國。
太子監國之事,盧大人對景泰帝也是大加推崇,認為陛下扶上馬送一程的方式,可為后世皇帝表率。
太子監國期間并未獨立國號,依然按照景泰紀年,不過諸多大事記在了太子身上。
譬如誅殺鎮國將軍,盧太史抨擊太子慢待功臣,然后對比景泰帝君臣相宜。還有各地屢屢發生叛亂,指責太子不善認人,又拿景泰帝做對比。
近兩年的南北疆叛亂,盧太史怒罵太子軟弱不似人君,洋洋灑灑夸贊景泰帝如何如何。
盧大人不是沒有批評景泰帝,畢竟史官需秉筆直言。
什么陛下太過節儉,一身龍袍十數年不換,有礙國顏。
什么陛下用情太深,德孝皇后逝世后,理應再立后宮之主。
什么陛下放權太過,才讓監國太子做出如此多錯事……
諸多批評,言辭懇切,直指要害,耗費了盧太史不少心血。
“以史書觀人,盧愛卿當真是忠心耿耿,鐵骨錚錚!”
景泰帝看完所有史書,面露懷念之色,說道:“大伴,去查一查,盧家侵占田畝之事,是否與盧愛卿無關。朕,不能因為同族小人犯事,錯怪了忠臣!”
“遵命。”
楚公公心中有數,親自去尋到證據,說明盧大人不知情族人侵占田畝。
即使沒有,也能尋到。
“盧愛卿做的不錯。”
景泰帝將史書放在一旁,看向下方跪著的吳鈞,說道:“吳愛卿應多多效仿前輩。”
吳鈞已經跪了兩個多時辰,伏首道:“臣,遵命!”
景泰帝問道:“嗯,今日朕私觀史書之事,吳愛卿該如何記載?”
吳鈞一臉茫然之色,疑惑道。
“陛下,史書并未丟失,哪有私觀史書之事?”
“朕果真沒有看錯吳愛卿。”
景泰帝滿意頷首,說道:“你退下吧。”
吳鈞躬身退下,萬壽宮只剩下景泰帝獨自一人。
景泰帝神色漠然,沉默半晌,喃喃自語道。
“再有半個月,朕又是圣主明君……”
……
斬妖司。
皮毛科。
李牧正在抄錄清心道經。
凡舉大事,需平心靜氣,謹小慎微。
一月之期已經過去,按照與太祖約定,今天就是采擷仙蓮的日子。
“呼……”
李牧長舒一口氣,仙道再望,很難不激動。
門外傳來同僚喧嘩聲,正在議論真仙云山講法,此事吸引了大乾所有修士的注意力。
斬妖司諸多大佬都去了云山聽道,聽聞楚王本尊都去了,斬妖殿中只是一道分身。至于管理更多閑散的仙俸司,更是一個不剩,組團去了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