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巧兒的幫助下,陳牧對眼前的小女孩有了一些了解。
女孩叫蓁蓁,今年九歲。
是無塵村人。
她的父親姓于,在她八歲時就離家出走了,原因不詳。是母親一手撫養她長大。
小女孩并不知道自己的母親叫什么名字。
但從她的描述中,這位母親長得其實并不好看,因為臉上有胎記的緣故,村里人很不待見,經常冷落。
同樣,無塵村的小孩子也不待見蓁蓁。
母女倆在旁人的奚落與歧視中艱難度日,哪怕日子過的清苦,但也安穩。
可到了蓁蓁八歲時,一切都變了。
某一天夜里,村里的牛羊突然死了大半,而且全都是被剝皮沒了腦袋,極為慘狀。
之后于夫人便將蓁蓁鎖在了墓室里。
一鎖便是一整年。
從那以后,蓁蓁再也沒有見過外面的陽光。
也沒有再體會過光著腳在草坪上奔跑的感覺,無法看到花叢里飛舞的蝴蝶……
每天被沉甸甸的鐵鏈鎖在暗黑的墓室里。
吃著母親送來的飯菜。
日復一日。
但過了一段時間,母親突然告訴她,有事要離開幾天,讓她乖乖的等著。
臨走時,她給蓁蓁做了很多好吃的。
并且囑托了村里的一位老婆婆,偶爾來照顧她。
蓁蓁是個很乖巧的孩子。
她知道母親將她鎖在這里,一定是有苦衷的,所以她始終未有過哭鬧。
每天只要能和母親說說話,就已經很開心了。
所以當母親說要離開幾天時,她便安心的等著,而且期待著母親能給她帶來禮物。
比如再給她送一個布偶娃娃。
這樣,她的另一個布偶娃娃就有伴了,不會跟她一樣獨孤,沒人陪著玩耍。
一天、兩天、三天……
不知不覺,六個月過去了,可母親卻始終沒有回來。
直到某一天,那個偶爾照顧她的老婆婆說,她的母親去了城里,嫁給了一位喪偶的屠夫。
而且還生下了一個小男孩,很可愛。
這一刻,蓁蓁還是很高興的。
因為她有了一個可愛的弟弟,以后她可以陪著弟弟一起玩耍,再也不怕別人排擠。
于是她問老婆婆:娘親什么時候來接我。
老婆婆沒有回答她,只是放下饅頭和水,便離開了。
蓁蓁還在等著……
…
聽完小女孩的講述,陳牧情緒無比復雜,心頭仿佛被壓著一塊石頭。
雖然他未能了解事情的完整真相。
但也明白了一些情況。
村子里一夜之間死了大半的牛羊,肯定和蓁蓁是有關系的,否則她母親也不會突然將她囚禁在墓室。
這小女孩并不知曉自己做過什么,估計是邪靈附體之類。
尤其對方長得跟小萱兒一模一樣。
而小萱兒又大概率是妖嬰。
所以更顯得這位叫‘蓁蓁’小女孩的詭異之處。
能在一夜間殺了那么多牛羊,而且還是以極其殘忍的方式剝皮斬首,足夠令人膽寒了。
只是讓陳牧心情壓抑的是。
這小丫頭的本體并不壞,性格跟小萱兒完全相似,很乖巧可愛,小小年紀便懂得善解人意。
甚至被自己的母親拋棄后,依舊相信對方會來找她。
在這種狀況下,很難讓人用憎恨或者畏懼的心態來面對她,無疑是一種難受。
當然,陳牧也不是圣母。
假如這女孩真的從墓室出去,會不會再次制造更大的殺戮也說不準。
或許囚禁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最好的結果。
“娘親一定會來接我的。”
女孩眼里還燃著一絲期盼的光。
或許剛剛云芷月離開后,她所期盼的就是對方能找到她的母親,帶她過來。
陳牧默然不語。
人的情緒都是有極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