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寧現在,似乎入定狀態中。他身上,散發出五彩光芒,給人一種得道成仙的感覺。
玉嬌龍和林萱兒都感到非常的驚奇。
蘇曉寧雖然有些虛偽,這些虛偽是一種習慣性所致,他畢竟是來自于世俗的社會。
他經歷過流浪,體驗過各種疾苦,世俗生活給他打下深深地烙印。
林萱兒出生在仙人家庭,她從小到現在,就沒有在凡人世界里待過。
自然毫無世俗之氣,本身就自帶仙氣。
她沒有那種被世俗的道德觀念所約束,被皇權的法律法規所制約的那種經歷和經驗。
玉嬌龍也是如此。
她出生在修士的家庭,她從小就是大宗門里面生活,她沒有接觸過凡人世界。
因此,關于雙修,不會像蘇曉寧那樣有抵抗的情緒。
玉嬌龍的價值觀念是,只要對自己的修為有提升,哪怕跟老烏龜雙修也可以接受。
蘇曉寧入定中,對自己的道心,做了一個綜合性的梳理。
“我來自俗世,我的心中,一直被俗世的道德觀綁架。
道德、法律,是俗世社會維系正常運轉的兩個車輪,有它們的必要性與合理性。
凡人,必須按照道德法律的約束,整個社會,才能夠正常有序的運行。
而作為修士,就是要逃避俗世社會的法規道德約束,他們要進行自我解救,自我救贖。
他們要屬于一種新的,獨立的,完全自由的生活方式。
他們離開城市,去深山老林,去荒無人煙的地方修煉。
修煉,本來就是個人行為,不是社會性的活動。
修士的終極目標,就是追求大自由
大自由必然是反社會的,因為不可能人人修仙,不可能成為俗世社會高層所接受的普遍生活模式。”
現在,蘇曉寧的潛意識,把自己的一生所經歷的過程,一層一層的加以剖析。
他要發現自身“虛偽”的根本所在,只有解決了根本問題,才能去掉身上的鐐銬與枷鎖。
自己以前,活的太累。
雙修對玉嬌龍來說,就像吃飯喝水那么自然,自己卻很難從固有觀念中拔脫出來。
哪怕多娶一個老婆,都感到于心不忍。
其實,這是一種現代俗世觀念表現,他比較是穿越者,他接受過現代社會的一夫一妻制的教育。
在修仙界,三妻四妾都很正常。
從歷史的長河來看,到底哪種觀點是正確的,才是正常的
“其實,沒有什么正確、正常的判斷標準
一切就是根據當時的社會發展所需要,而形成不同的規則約束。
法律都是可以改變的,道德觀也是可以變化的。
即使是變化的,那就根本不存在正確的道德與法律
我們修士,追求天道,天道,就是一種永恒的不會改變的規則。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范疇”
世上法律法規都是為當時的社會服務所需要的,也不需要正確,不需要永恒。
沒有哪一種法律是永遠正確的。
法律道德,只能評價為“有用”的,是適合目前的形勢,是我們這個社會所需要的。
所有的政治上的法律法規道德模式,都是根據當時的社會環境所需要而采取某種的方式。
也許過了一年,過了十年,形勢發展變化,社會矛盾在改變,就必須加以修正。
“我執著于這種隨時可以變化的法律條文以及社會道德價值觀念,并且長期奉行,那豈不是作繭自縛吧豈不是自欺欺人嗎”
啊,我明白了”
“嗚嗚”
蘇曉寧的口里發出一聲長嘯,把心上的郁悶一掃而空
經過兩位美女對他的啟發,經過神交雙修的討論,讓蘇曉寧頓時明白
自己以前難以得到大自由,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那種固有的思想觀念
世俗觀念在他身上的的痕跡難以消除,他現在,必須徹底消除
“我現在才明白,圣人所說的隨心所欲不逾矩,那個矩,并不是什么法律道德觀念,而是天道
只不過因為社會所發展的過程中,各種利益團體,需要歪曲圣人之言,利用圣人之影響,為自己服務罷了
所以,世俗之人,很難在世俗社會中擁有自己的觀點。
他們的思想,都是社會強加給自己的。
只有修士,只有得道之人,才能撥云見日,看見事物的本質
“我明白了,
我徹底明白啦”
蘇曉寧睜開眼睛,眼睛就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