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以酷似蔬菜的不知名綠色野生花菜為宵夜,也算是給以肉為食的自己換換口味,易歸藏就這樣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安然入睡。
第二天清晨,早有打算的易歸藏簡單收拾了一下自己少數幾件工具,例如:石刀、木棍以及唯一的蛇皮包和兔皮枕頭,離開了這個讓他生活了十來天的地方。
這次他打算遷徙到稍微遠點的地方,那個前兩天發現的湖泊東部,那里樹林不是很密集,但是卻更加高大,看著也比較古老,許多大樹表皮,甚至覆蓋著一層綠油油的苔蘚類植被。
其中矮一點的樹木主樹干都有3米左右,高一點的甚至有十多米,配合兩三米、四五米粗的腰圍,簡直就像巨無霸一樣,是實實在在的遠古叢林。
一來那里叢林法則更加嚴酷,大型肉食動物更多,既可以滿足日益膨脹的食物需求,也可以鍛煉自身搏斗、狩獵的本事,加快進化。
二來粗壯的大樹適當處理一番,也可以給他提供一個更加溫馨、舒適的庇護所,畢竟每天晚上要忍受冷風輕撫的感覺并不是多么舒服的事情。
別看家里養的豬那么笨拙,那么沒有攻擊性,但是野豬卻不一樣,對于部分動物來說,野豬的威脅性可一點都不低。
強壯的野豬基本上都有300公斤重,再加上每小時40-70千米的奔跑速度,以及兩顆尖銳的獠牙,如果跟它硬碰硬的話,絕對是一個大型“車禍現場”。
野豬的皮厚的讓老虎、獵豹都非常頭疼,據傳說,還有野豬會去蹭樹,泥潭打滾,給自己再增加一層防御。
這不,趕路的易歸藏也不知道自己今天算是走好運還是走霉運,竟然被一只野豬攔住了去路。
這只渾身棕黑稀疏的刺毛斑斑點點的沾著一些泥土,呼哧呼哧的沖著易歸藏不斷喘氣,烏溜溜的大眼睛帶著一絲好戰的興奮,直勾勾的盯著易歸藏。
它似乎第一次見到這種靠兩條腿走路、還沒有翅膀的生物,竟然生出了對抗的心思,頗有種武士的儀式感。
一豬二熊三老虎,這是易歸藏曾經網上看過一篇對野豬介紹的文章,據說很多獵人進山都不想遇到野豬,不斷皮糙肉厚,不易受傷,關鍵是容易發怒,而且它的撞擊足以讓一個強壯的成年人輕松骨折。
連續經過三次進化,又沒有遇到什么像樣的猛獸,昨天更是獵殺的一直蒼鷹的易歸藏,頗有一種高手寂寞之感,今天他還就想試試看野豬是不是真的有傳言的那般恐怖。
盯著遠處前蹄不斷刨地,隨時可能撞過來的野豬,易歸藏小心翼翼的盯著野豬,慢慢解下身上的包袱,握著頗為粗壯的木棍,緊緊盯著不遠處的這只野豬。
“八戒,來吧!今天就讓猴哥教教你該怎么當一只豬……啊呸,爺爺可不是豬,只有你這樣不識好歹的蠢貨才是豬!”
不知是否聽懂了易歸藏的嘲諷,野豬猛然出擊,盯著長長的獠牙,毅然決然的撞向拿著木棍警惕的易歸藏。
有意試試身體素質的易歸藏,沒有第一時間選擇閃躲,反而將木棍橫持,仿佛軍隊中準備出擊的長槍兵一般!
畢竟古有“三分棍法七分槍”之說,棍和槍的不同點是:槍扎一條線,棍打一大片。但是把棍當槍用,除了沒有槍頭之外,好像也沒有什么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