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易歸藏吃過早飯之后,立馬帶著三千兵卒出營,在黃巾大軍前擺開了陣勢,開始了新一輪的叫陣。
不得不說,有了昨日的勝利,今天,大漢這邊對易歸藏可畏信心十足!
然而……就在他們還在商討易歸藏今天能陣斬黃巾幾員大將之際,卻遠遠的看到了黃巾營地大門上掛起了一面令牌:免戰。
這兩個大字瞬間讓大漢這邊坐蠟了,什么鬼?這還是那群氣勢洶洶,攻城略地,大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黃巾反賊么?他們怎么這么快就慫了?
易歸藏連續叫陣了小半個時辰,卻發現黃巾這邊絲毫沒有動靜之后,不得不下令讓士兵繼續叫陣,甚至指名點姓的指著波才罵,而他則返回大營,找黃埔嵩詢問后期要怎么辦!
但是等易歸藏回到中軍大帳,才發現黃埔嵩和眾多大將已經開始商討后續計劃!
而易歸藏的到來,除了大帳中多了一個被關注的焦點外,也沒什么其他變化,眾人還是該說什么就說什么!
畢竟這是正式的議會,而不是見面會,自然不可能因為易歸藏的歸來而亂起來!眾多武將,你一言,我一語,都在說著自己的看法。
其中大致分為兩派,其中一派認為此刻己方士氣正宏,反觀地方,士氣低迷,非常適合出擊!另一派則偏向保守,認為應該再觀察觀察,防止中了敵軍的計謀!
就在此時,一個坐于黃埔嵩下手位置的中年文官模樣的人忽然說道:“其實眾位將軍完全不必如此!”
“哦?”
黃埔嵩揮手間,制止了武將們的爭論,望向這位中年文官模樣的人,詢問道:“程大人已有良計?”
這個被稱為程大人的中年人朝著黃埔嵩和諸位武將拱了拱手:“算不得計謀,不過是鄙人的一點愚見!”
“黃巾反賊雖然勢大,短短幾個月時間便連占數城,但究其原因,不過是占了突襲之利,如今我大軍已經集結,又有諸位將軍領兵,但反觀黃巾反賊又有幾個是正統武將出生?張角雖然將他們任命成了什么‘三十六渠帥’,但歸根結底,幾個月之前,不過是一群空有幾分個人武力的莽夫罷了!”
說著,這位程大人頓了頓,看了一眼易歸藏:“一群莽夫,如何懂得排兵布陣?今日呂將軍又大挫敵軍士氣,以某家愚見,不出三日,敵軍必然軍心渙散,然后開始出現逃兵!”
聽完這位程大人的話,眾人想了想,均點了點頭,顯然是認可了這位程大人的話!就連黃埔嵩,也露出一絲贊賞。
不過,黃埔嵩卻看到了更多:“程大人所說的是一方面,但還有另一方面不知眾位有沒有注意到,那就是敵軍糧草幾石?”
黃埔嵩此言一出,眾人恍然大悟,一個個面露喜色,連到:“將軍高明!將軍高明啊!”
在眾人的笑聲中,易歸藏也明白過來黃埔嵩的打算,那就是坐等敵軍先自亂正腳,然后他再出兵,以最低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戰果!
不過想來也是,黃巾軍之所以能夠快速崛起,不過是仗著前期有底層活不下去的人成為亡命徒加入,后來又在張角的洗腦下,不斷拿命再搏。
除了部分人之外,大部分人懂什么是軍事么?懂怎么帶兵打仗,怎么克敵制勝么?不懂,他們只是有著一套屬于自己的方法,那就是借助窮苦人的力量,里應外合,利用人數優勢攻占城池,隨后便搶奪城中世家的錢財糧食。
這種方法在一開始很管用,因為大部分軍隊士卒都沒有見識過這種方式!但是一旦雙方兵力不再懸殊,那么劣勢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