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下們也是這么覺得!”老二很是開心地說道,這位準靖王妃可真是不錯,思路敏捷,三兩下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給想明白了。
說起來,之前他就想過,四皇子小小年紀,卻陰差陽錯就此成了太子,雖說生母早逝,眼下又看著一時解不了困、入不了東宮、更登不了基,但總的來說,他的運道還是挺不錯的。那位翠微宮的梁娘娘雖然自己沒福氣,但能在生死關頭找到這位周小姐和靖王爺托付兒子,如今看來,簡直可說是他們母子倆的造化。
也正因如此,這位在虎賁衛里人稱“智多星”的侍衛老二越來越相信,四皇子應該是命定的太子,他日也定能如愿成為天子。
所以哪怕如今眼看著京城的達官貴人都不看好京城,覺得京城極有可能會被中南道的人馬所圍困,忙不迭地逃到這山里頭的溫泉莊子來,侍衛們也依舊覺得,三公主沒有當皇帝的命。
開玩笑,老百姓們還講究個命數呢,更不用說皇帝了,那可不是你想了就能當的。
更何況,雖說為皇帝者,自古以來都自稱“寡人”,強調的是去私情,以天下為重,但像三公主那般能心狠手辣到一下就滅了皇兄和幾位皇侄的,這可不是以天下為重,分明就是為了一己私情。
別的不說,中秋夜太液池里那一池被月亮照得白慘慘的尸體,饒是他們這些受過嚴格訓練的虎賁衛,回想起來都忍不住要打寒顫,三公主和太后母女倆卻能依舊談笑風生,實非尋常人所為,更非尋常女子所為。
所以無論是從自身前途、還是百姓福祉考慮,老二都衷心希望,眼下這位還只是蹲在地上管自己專心在找不知什么蟲子的小太子爺,他日能榮登大位。
不說別的,就沖著這幾日耳聞目睹周小姐對小太子爺的教養,兄弟幾個就覺得,這位未來的靖王妃,是在有意或無意地想把小太子爺往仁君方面去發展,畢竟,一個從小生活在民間,知稼穡不易、百姓疾苦的君王,他日治理天下,起碼心里裝的不會只有所謂權術吧?
反正現在內憂外患都沒什么,相比雄才大略的鐵血君王,就…還是心存仁善的守成之君來得更適合吧!
幾位虎賁衛乍然經了中秋夜宮里那么一番變故,私下里也不是沒有商量討論過,被迫充當了太子養母的周家小姐自不必說,就說那位一力擔下重責的靖王爺,他們背地里也議論過,幾個人憑借著以往對靖王府的一點有限了解,加上后來跟沈復的幾次交道,得出了一個比較一致的結論:
這位年輕輕就撐起一整個王府、且還是本朝唯一的異姓王府的靖王爺,自然是有些本事的,何況身后還有一整個西北道及鎮守邊境的靖國軍。
但聞名不如見面,中秋那晚,沒想到他堂堂靖王爺,居然能為了求得未婚妻幫他撫育太子爺而在眾人面前下跪,想來也是個跟他祖父和父親一般無二的忠肝義膽之臣。
而且一個男人能對未婚妻這么放得下身段,再看周小姐這位未婚妻又能對小太子悉心照顧到如今堅持頓頓親手給他做吃食,這對未婚夫妻應該都是心善之人…
不知自己被人詡為心善之人的周衡,這會兒聽了老二的肯定,想了想,倒是又說了句:
“要是情況真的如此,那回頭是不是會有更多的車馬經過湯泉鎮?”
“難不成他們都覺得,不出幾日,京城就要被中南道圍困了?而且圍困了之后還很不妙?”
“他們都這么逃了,那回頭城里的老百姓們怎么辦?他們家里的余糧肯定堅持不了多久!”
看,心善的周小姐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老百姓們,老二心里默默給她豎了個大拇指,但也還是憂慮地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