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婦的心思不在婆母身上,聽了她的話,又見她合眼凝神不知在想什么,便管自己低聲跟旁邊的心腹嬤嬤繼續說話:
“本來我還想著不急于這一時,那么一大家子人,哪里想到,今兒還沒出城門就被堵了,那會兒也就卯時中吧?還以為咱們算早的呢,結果路上竟然都是車!京畿道那邊倒是沒堵,畢竟是官道,又沒人,沒想到到了這山間小鎮,居然又給堵上了,還好有這么一條偏道,路是不太好走,不過總好過沒法走,想來傍晚之前總能到莊子上了。”
“可不是!”那心腹嬤嬤一直跟隨老夫人,自認這些年也跟著她學了些眼力,只是昨兒晚上吩咐趕緊收拾下細軟說要往莊子上來時,心里還是有些不以為然的,覺得老夫人有些謹慎過頭了,到莊子上住一陣子自然可以,如今秋高氣爽的,瓜果也熟了,確實是好時候,往年也會來住一陣子。
只是如今算是國喪期間,本來老人孩子靜悄悄地出來也說得過去,老夫人卻發話說把要緊的細軟都帶上,說句不好聽的,這可是京城啊,又不是什么邊城要塞,如此防備,這是做好三公主那邊要破城而入乃至秋后算賬的準備了么?
可那也只會是針對宮里頭的皇后娘娘吧?怎的自家府里的女眷就要如此惶惶然出城避險了?而且還帶著細軟,一府人浩浩蕩蕩的,反倒惹人注目了。
結果萬萬沒想到,今兒一大早動用了府里所有的馬車,老夫人帶著夫人和幾位少夫人并幾個小公子出了門,就照夫人所說的,剛出了巷子轉到大街上,就驚訝地發現,街上竟然車水馬龍,就跟大家約好了似的,看樣子都是要出城。
為此,嬤嬤也是感嘆:
“早上出來時,奴婢不是還讓人去買那家‘湯官包子’么?想著路上當做干糧,幾位小公子也愛吃,結果小廝足足等了小半個時辰才買到,回來時滿頭大汗的,說店外頭都是人,買包子都跟打架一樣,他家伙計忙得腳不沾地,那蒸籠一路從廚房抬出來,還沒到柜臺前就給一搶而空了,都是一大籠一大籠的買,銀錢直接往那柜臺上扔。”
“還有這事!唉—,想來都是趕著出城的人家,”夫人一聲嘆息,拍了拍那嬤嬤的手道了聲:“多虧嬤嬤你做事仔細,后來路上雖說也有賣吃食的,價錢貴倒也罷了,看著卻是要賺黑心錢的,眼看著咱們這午飯也只能在路上吃了,那家‘湯官包子’味道是真不錯,別說幾個小的知道了要嘴饞,眼看這都快午時了,我都有些想吃了。”
那嬤嬤聽了便趕緊動手打算拿旁邊的食盒,誰知本來閉著眼睛的老夫人這會兒卻睜開眼言簡意賅地說了句:
“你們吃吧,留個一層。”
這話說得其余兩人面面相覷,老夫人卻又閉上了眼睛,不知在想什么…
馬車漸漸遠去,這邊廂,回到宅子里的一行人從給他們做飯的幫傭婆子嘴里得知,因為從京畿道那邊過來的馬車實在太多了,這湯泉鎮的主干道不夠寬,路邊又有好些人在看熱鬧,一個不慎便有人被馬車輪子給軋了腳,接著后面又有馬匹不知怎的受了驚嚇,導致馬背上的人給摔了下來受了傷,于是一片忙亂里,馬車們便給堵在了大街上。
眼看主干道給堵得水泄不通,后來便有衙門的人聞訊趕來,最終想出了個引導大家走溪邊小路的辦法,只是那小路得慢慢行走,所以現在主干道上還有馬車在等著呢。
原來如此,難不成京中已經感覺到不對勁了?周衡便試探著問那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