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也顧不得跟沈復提醒小太子的事了,周太夫人腦海里開始迅速盤算自家孫女干嘔欲吐、“腸胃不適”這個剛剛聽到的突發大事件。
雖說之前一直盼著孫女能爭點氣、早日懷上個孩子,以免他日被靖王府翻臉不認賬甚至落個始亂終棄的下場,但,誰能想到,偏偏卻在這等最不應該的時候懷上了呢?
眼下阿衡她們看似在這山間小鎮暫時安頓下來了,可中南道的兵馬很快就要到京畿道、眼看著就要跟京城進行一番奪位大戰,誰死誰休不說,湯泉鎮不就是在京畿道這個兩軍對壘的戰場之地么?
當然,自己也是因此而從京城特意帶著一大家子躲到皇莊這邊來的,為的就是躲避極有可能的戰禍,湯泉鎮這么個山谷里頭的小鎮,或許也不會被殃及,真要殃及了,想必躲避也來得及。
但,阿衡肚子里的孩子可是那如今仍在京城的沈復這位靖王爺的啊,且不說這十月懷胎生孩子的時候眼看都指望不上他了,萬一、當然只是千千萬萬分之一,沈復要是被皇后那邊指派出來跟三公主這邊干仗,那不是…還得防著刀槍無眼么?
再說了,去掉外頭這些情況,阿衡她畢竟還要帶著個金貴至極的三歲小兒,而且這孩子眼看著一年半載的都得跟著她,如果這時候阿衡自己還要挺著個肚子、之后再一個人養著兩個孩子,那、那簡直比個寡婦還不如啊…周太夫人想著想著就一陣心酸,繼而直接濕了眼眶。
老天爺啊,我們家阿衡的命也太苦了!
旁邊的春鶯本來說完話后就趕緊低下了頭,結果半晌沒聽到周太夫人的反應,便忍不住又悄悄抬起了頭,結果這一看,不禁嚇了一跳,見老太太居然在抹眼淚。
不是、不是應該歡天喜地地笑出聲么?以前在宮里頭,但凡哪個貴人有了喜,當然,這幾年也沒幾個貴人懷上過孩子,但正因為如此,那簡直就是普天同慶的樣子,不知有多高興。
高門小戶其實都一樣,子嗣最重要,而且大戶人家又不缺銀子,更何況,如今還是三代單傳的靖王府、守孝三年給耽擱了婚事的靖王爺的孩子?
再說了,照周姑娘如今妾身未明的處境,有了王爺的孩子,不正好么?
一時間,春鶯都覺得有點理解不了,難不成周太夫人是喜極而泣?
不過宮里頭當差的經歷告訴自己,這時候最好少說話,或者,謹慎起見,給剛才自己說的那句話再加點余地。
想到此,春鶯再次回想了下自己剛才說的每個字,滿意之余,便啟唇又看似猶豫地說了句:
“老夫人,您…也別太擔心姑娘的身子,畢竟、畢竟奴婢也就看到過那么一次,興許,也不一定是‘腸胃不適’,那天天氣挺熱的,有點中暑也不一定,要么咱們再等兩天看看,說不定便又好了。”
這話一說,周太夫人按眼角的動作便瞬間停了:對呀,這還沒讓大夫診過呢,怎的自己就先入為主地想開了?
唉,也怪眼前這丫頭說話留半句,加上自己又一直惦記著這事,竟是忘了,別說此事還沒確定,就算真有了,這月份尚淺不說,阿衡也是頭一胎,還是得慎重起見為好。
想到此,周太夫人便停下手里的帕子,點點頭平靜地回道:
“不錯,阿衡她看著雖然瘦了些,今兒我看著,精神還是挺好的,畢竟年紀輕,興許過兩日也就好了,等下我再給她叮囑兩句,自己的身子還是得當心著些,尤其如今還得顧著小公子。”
說完便起了身,拍了拍春鶯的手說了句:
“這兩日還是得多看著你家姑娘些,要是好了,那自不必說,要是一直‘不適’,說不得回頭還得想辦法跟你家王爺說一聲,多虧了你,你是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