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書名只有三個字,但沈復卻記得很清楚,書名其實跟里面的內容很不符。
至于里面的內容具體是什么,畢竟當年父王也曾神色尷尬地給過自己一本,印象深刻,過目難忘,難以言說。
于是再次拿到這樣一本書,打開看了下,果然,里面的內容跟當年父王給自己的那本大同小異,不過是描摹的精細程度有些差異罷了,父王當年給自己的那本畢竟是宮里拿來的。
沈復先看了下外頭,還好,沈嬤嬤這時候早就出去了,之后神色尷尬地粗略翻了翻就打算把它放回盒子里,反正看不看的,里面畫的什么其實也知道。
眼睛瞥到旁邊那封夾在此書里的信,信封是已經拆過的…
因著這么一本奇書,連帶對那封信也有了一(很)絲(多)好奇,天人交戰了會(一)兒(下),沈復發現自己鬼使神差般地從信封里抽出了信。
有些做賊心虛,于是一目十行地迅速看了下,信是周太夫人寫的,前面多是些瑣碎的家常,看得出是在自己走后才送過來的,這一點沈復有些訝異,停下來想了想,雖然當時皇帝還特意打發人跟自己說了,但在自己心中,許是覺得周家其實跟如今的阿衡并沒有什么關系,是以后來竟然忘記了回府跟她說這件事,也是一時疏忽。
這一點沈復覺得有點愧疚,倒不是對周衡,而是對周家長輩尤其是兩位夫人,當初她們到溫泉莊子上偷偷看望阿衡時,自己還信誓旦旦說什么一定會護得她周全,誰知到現在竟然還是又出了事,也幸虧阿衡她自己爭氣,要不然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當然,對周衡,沈復本就心懷愧疚,兩次出事都是因為三公主對自己的非分之想,雖說自己也是無辜,但阿衡她出事總是因為自己,而且每次都是差點沒命!
想到這兒,沈復本來頗好的心情頓時變得低落起來,決定哪天找個機會再帶著周衡去趟莊子上,到時提前跟周家婆媳打好招呼,讓她們祖孫三代好好聚聚。
至于以后要不要另外給周衡找個安置的地方,這一點沈復覺得根本不用考慮,柳風閣就在靖王府里還能被三公主找著機會給燒了,以后阿衡她一定不能離了自己身邊!
懷著有些復雜的心情繼續往下看信,看到后來,卻又發現自己錯估了周太夫人,原來老太太前面那些話不過是引子罷了,真正的心思其實在后頭,而那被特意在旁邊劃了道線的“功虧一簣”四個字,算是徹底暴露了她寫這封信的真實意圖。
“功虧一簣”,呵呵,看了眼旁邊大喇喇躺著的那本奇書,想到書里面那些非禮勿看的內容,沈復忍不住從鼻子里“哼”了一聲:
沒想到周家竟然也打的一手好算盤!
又有些不屑:周家好歹也是官宦世家,祖上有從龍之功,又曾有公主下嫁,雖說現在不如以前顯赫了,也不能自甘墮落到讓嫡出小姐看這等破書!
不過么…想到周衡這個嫡出小姐現在的處境,沈復頓了頓,又覺得自己應該能理解周太夫人那不得已的苦衷。
從那盒子里的大筆銀票就能看出,周家對阿衡她是真心疼愛的,只是她一個姑娘家,如信里所說的,如今孤苦伶仃地寄居在自己府里,他日何去何從,從周家人的立場來看,確實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
賜婚這么幾年,周家一再隱忍退讓,說白了就是誠心想跟靖王府結這門親事,那還是以前風平浪靜時,如今出了這么檔子事,周家小姐猶如隱姓埋名一般,更是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