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辛苦長姐了,明兒起還是在家好好陪著阿華吧,有什么事我再派人告知便是,要不然阿華回頭知道了,定要說我這做舅舅的不疼他了。”
“沒事,他一個小孩子家家的,又不是阿榮,就算知道了,說過即忘,你這邊正事要緊,”沈怡表示一點都不心疼兒子,又跟周衡解釋:
“阿華最喜歡吃肉了,你不知道,到了飯點,但凡你提個‘肉’字,他那口水呀,哎呀呀,真是讓人看不下去!”
話雖如此,沈怡也坦白跟兩人表示:“那咱們還是抓緊時間說事吧!吃了午飯我就回去了,昨兒乳娘說那小子午覺沒好好睡,一直在鬧騰,晚上回去后就一直纏著我。”
于是之后春雨去廚房吩咐飯菜,暮云守在門外,三人圍桌而坐,沈怡先說了自己的打算:
“今兒早上我已經讓人往宮里遞了拜帖,說明日要去跟太后和三公主謝恩,阿復,明兒你就一直待在正院別出去了,那賤人搞不好會趁機過來。”
自打知道三公主做的事情后,沈怡就一直用“賤人”來代替稱呼了,倒也省了很多事。
對此沈復自然沒有多話,頷首應了,能跟阿衡在一起,從早到晚,一日三餐,嗯,想想都覺得...開心。
沈怡看了他一眼,之后又說起自己昨晚想到的一些事情:
“回去后我又仔細想了下父王講過的關于那母女倆的事,可惜時間太久了,以前也沒怎么在意這些,記不得什么,倒是那晚晴院著火的事,后來我突然想到,有一點不對。”
“阿復你不知道,那賤人不請自來、帶著人過來救火,事后我還特意問了下人數,沈嬤嬤心細,說她當時在晚晴院救火現場暗自數了下人數,確實是那賤人跟她說的十五個侍衛加二皇子府上的管家和一個小廝,這跟晨風去門房那邊問的數目也對得上。”
“剛好昨晚乳母教阿華數數,阿華那個小笨蛋,自己數來數去數不對,還總說乳母沒數對,我便又想到了這件事,沈嬤嬤當時跟我說的是在晚晴院救火現場的侍衛人數,總共十五人,但晨風那小子,阿復你也知道,如果是暮云也就罷了,我定然不會再多問哪怕一句。”
“所以剛才來的時候我便又問了下門房的老李頭,剛好,那天晚上也是他當值,我便問他晨風當時是怎么問他的、他又是怎么回答的,老李頭這些年迎來送往的也沒出過什么差錯,他仔細回想了下,說晨風當時問他的原話是:‘三公主她們一共來了多少人?’,他回答是十八人,當時出府時仔細數過的,晨風便說人數對上了。”
“但我不放心,又問老李頭,十八人是指所有人還是單指侍衛人數?又是何時數的人數,進府時還是出府時?”
說到這兒,沈怡看了下面前認真聽著的兩人,神情嚴肅地說道:
“老李頭見我這般問,又仔細回想了下,說當時那賤人進府時他也不敢攔著,身后一幫人又說救火要緊,拿著水桶亂哄哄地涌了進來,他便沒來得及數,但出府時,畢竟火已經被撲滅了,又有府里沈嬤嬤等人陪送,也算有序,他便暗自數了下,說穿皇家侍衛服侍的是十八人,另有跟在那賤人旁邊兩人。”
說到這兒,沈怡難忍心中氣憤,氣得拍了下桌子:
“所以,出府時,那賤人所帶侍衛,比沈嬤嬤在晚晴院看到的,活生生多出了三個人!”
多出了三個人?
周衡忽然想起來,當時在柳風閣點火的不剛好就是三個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