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外婆,周衡心中一酸,趕緊假裝低頭回應那正仰頭跟自己詳細講解手中小弓用途的小朋友,心中卻又想,如果去掉外婆的因素,自己還會那么想回到21世紀嗎?
如果自己順利回到了21世紀,運氣好的話,回去后興許還能趕得及在病床前侍奉外婆終老,而在那之前,或者還能找到一個人結婚讓外婆安心,當然,在那個時代,不結婚的人多了去了,單身一人也沒什么大不了,只是如果那樣,自己想方設法尋求回去就變得沒有了什么意義。
而且外婆又能陪伴自己多久呢?等外婆走了,自己剩下的人生又該怎么過?
本就跟爸媽不親,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工作,不同的生活,三人一起待個半天都覺得已經說無可說。
姐姐更不用說了,她有自己的孩子,貌似現在還在積極備孕第二胎,姐夫家一心想要個孫子,到時她也是忙著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對自己不見得會有什么親密的來往。
所以本來覺得舒適自在的21世紀,其實也沒有那么讓人渴望,更多的是孤獨,畢竟,彼時再也不可能回來見沈復了,這一點,周衡堅信不疑,老天爺給了自己這么個機會,但絕不可能慷慨地給予自己再回來一次的機會。
到時候,單身一人自然不必說了,就算找到個人一起生兒育女,那又如何?往后余生,自己還是會不斷地想起昨晚那一幕吧?
到那時,自己會后悔么?
周衡自認自己是個理性的人,這會兒因著沈怡的一句話,又因著昨晚的美好,開始逼著自己重新審視內心。
對于這次意外之旅,以及隨后帶來的險象環生,一開始自己確實覺得惱恨,覺得運氣不好,倒霉透頂,更覺得恐懼,生怕一個不慎再被三公主干掉,是以一直很想早點找到那馬首玉雕回到安全舒適的21世紀去,為此還一度懷疑沈復在撒謊,舍不得把那玉雕拿出來。
但時至今日,三公主的威脅已經基本沒有了,沈復那邊更是證明沒有玉雕,有時候,周衡便會忍不住想,為何老天爺要把自己送到這里來,為什么是自己而不是任何別的人。
難道就因為自己也叫周衡?如果是因為這樣,那自己與沈復的相遇,是不是也是冥冥中所注定?
想到因此而得以與沈復相遇,周衡自嘲地覺得,興許還得感謝下老天爺。
但問題是,目前來看,寬厚待人的老天爺卻只給了張單程票,回程票還得靠自己努力尋找。
至于萬一順利回程后能不能再次返程,且不說能不能再找到那馬首玉雕,就算有,就算已經見證過一次它的神奇,周衡畢竟是21世紀過來的人,不覺得它能神奇到當個可以讓自己盡情來回往返的時光機器。
再說了,退一萬步,就算那真的是個神奇的時光機器可以任意穿梭,周衡卻在心里覺得,一個人到這世上,所享的福澤還是有定數的,就好比自己,在21世紀一直順順當當沒碰到過什么挫折,到了這里后雖然曾死里逃生兩次,卻也都能逢兇化吉,那么,其余的有些事情,就跟魚和熊掌一樣,不能兼得。
所以真要回去了,那就回不來了,或者說,就算有這樣的機會,自己也不見得再敢嘗試。
要想跟沈復在一起,就只能選擇留下來。
但捫心自問,留下來又會如何呢?或者更確切的說,又能如何呢?
周衡沒跟沈復說過,但內心深處其實有些悲觀,畢竟是皇權至上的世界,三公主是深受皇帝疼愛的太后唯一親生女兒,現在又在籌謀著當下一任皇帝的有力支持者,自己的仇可不一定能報得了。
想當年,沈復的父王死得不明不白,那可是堂堂一個王爺啊,為了靖王府闔府上下乃至遠在西北的那些跟隨沈家的將士,沈復不也依舊選擇了隱忍。
雖然時至今日沈復也并沒有完全放下此事,只不過換成了暗中的徐徐圖之,但很多事都說不好,周衡不知靖王府的實力,也只見過沈復跟自己相處的溫和一面,她對未來不是那么有信心。
周家自然更不用說了,周衍和幾個兒子都是安于現狀之人,不能指望他們出什么力,當然,這也算是一種生存態度:努力地得過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