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年紀小,煙花看到一半就不知不覺地睡著了,連什么時候被外婆抱回去都不知道,后來大了一些才偶然地從外婆嘴里得知,當晚后來還出了兩件事:
一件事是某個仰頭看煙花的小姑娘,好像也就是十幾歲吧,居然不慎被天上掉落的煙花給燙傷了臉,后來臉頰上留了幾顆頗為明顯的黑色小傷疤,比雀斑要大,還是挺影響容貌的,但也無可奈何,據說中學沒讀完就輟學了,因為一直被同學們笑話,人變得很自卑。
另一件事則更為驚心。
當時放煙花是在金秋十月,剛好是晚稻收割后,也算是豐收的季節吧,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后都堆滿了稻草,結果好巧不巧的,有那么幾粒煙花掉落到了曬谷場邊某戶人家的稻草堆里,當時大家都在曬谷場上興致勃勃地仰頭看煙花,等聞到煙火味反應過來,火勢已經起來了。
天干物燥的,南方人家的臺門里,又都是些老房子,結果就這么一連燒了五六間房子才被撲滅。
為此那幾戶人家氣得聯合起來跟那大戶人家打了好幾年官司,但外婆說大戶人家很橫,一直沒賠錢。
這事,外婆后來說起來就唏噓,說畢竟才十歲的小孩子,過個生日也太隆重了,小孩子不能太抬舉。
又感慨,當時那些煙花實在太大太響了,“嘭”、“嘭”、“嘭”,地面都在抖動,后面火燒起來后有個老太太在喊“著火啦!”便沒人去注意聽,當然,也聽不見。
聽不見?回憶到這里的周衡打了個機靈,猛地想到:
眼前這一幕,太液池底下如果有人在趁機鑿船,豈不是也聽不見?!
別說岸邊的人了,就算在畫舫上,煙花那么響,加上還有人聲,其實也不一定能聽見,說不定還會跟自己小時候那樣,以為是煙花在震得船身抖動呢!
這么一想,周衡頓時控制不住地倒抽了一口冷氣,好在聲音不算大,只有在她前面的護國公夫人聽到了,回頭看了她一眼,眼神里隱隱似有警告之意。
周衡趕緊用眼神示意她往畫舫那邊看,又用嘴型朝她無聲地說了兩個詞:
鑿船!
護國公夫人卻迅速地又回過頭去了,沒理她。
行吧,反正之前沈復已經預警過他們了,對今晚之事應該有所預料,周衡無聲地嘆口氣,卻感覺自己的心跳已經不受控制地加快了:
剛才已經放了兩朵煙花,不會是已經鑿了兩次了吧?
悄悄抬頭看了一眼,那畫舫還是穩穩地停在水中央,倒是沒看出有什么異樣。
也是,就算已經鑿破了幾個洞,畢竟畫舫這么大,一時間也不會有什么太明顯的感覺。
當然,等到真有感覺了,想必就已經為時已晚了。
可以啊,看來太后母女倆或者二皇子選擇中秋夜這個時機也是精心考量過的,就等著借放煙花時的巨響來掩蓋鑿船的動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