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在暗自叫苦的時候,沈復也正在宮里心急如焚,誰能想到,皇帝大殮之后,姜皇后在宮人攙扶下竟然顫巍巍地出面留他和宗室一起守夜。
沈復趕緊行禮婉拒:
“多謝皇后娘娘,只是照規矩,守夜的應是宗室—”
誰料話未說完,擔著宗人令的仁王爺卻在旁邊表示:
“靖王爺,你家雖是異姓王,可大行皇帝素來待你如親弟,我等也都看在眼里,如今皇后娘娘既已恩準,且梓宮停于壽皇殿,此處本就是處獨立之所,與后宮也隔著段距離…”
拉拉雜雜說了一大堆,這會兒周衡要是在,便會認出,這仁王爺便是中秋宮宴上站了皇后隊的其中一個老王爺。
沈復也知道他定是與皇后站一邊的,但說出的話卻又反駁不得,而且在仁王說完這番話后,姜皇后竟然又留了內閣幾個老頭以及跟皇家沾親帶故的,說自己一個婦道人家,如今身子也不便,就全指望前朝諸位大臣協助了。
這番話說得情真意切,加上那位沈太師還當場哽咽著說,當初武帝駕崩,朝臣們曾自發在太和殿前為她靜坐守夜,如今自己也是懷著同樣哀痛的心情。
話都這么說了,眼看其余朝臣也都以袖拭淚表示自己也是如此,沈復便也不再說什么,跟著眾人在太監引領下進了偏殿,在早已鋪好的草席上揀了一處靠墻閉目沉思,努力想平復心緒找個應對之策。
因了前一日發現的監視王府一事,沈復如今把不準這到底是不是皇后的故意安排,好來個調虎離山、伺機進府搜查太子蹤跡。
更重要的是,就算這是無心之舉,可如今自己出不了宮,那阿衡帶著和兒怎么辦?要知道,今晚那對母女可就要出城去了,時機稍縱即逝啊!
沈復心頭焦躁,饒是努力掩飾,旁邊的護國公卻有些看出來了,因著祖上跟皇家的淵源,今日他也被留了下來。
自打昨日早上被放出宮,他跟其他赴宴的王公大臣一樣,回府后就閉門不出,只對著家中二弟和兒子侄兒們說了個大概。
這會兒見到沈復,本就有心要問問他后續如何,要知道,中秋當晚夫妻倆遍尋不著那位跟著進宮的姑娘,急得差點就要讓禁衛軍給找人了,好在后來又見到了沈復。
但沈復當時的回答卻讓人有點想不通,竟然是讓自己夫妻倆真的去尋禁衛軍:
“如今黑燈瞎火的,舅母,你那丫鬟,別是驚恐慌亂中給失足落水了吧?”
好在自己依言去尋了禁衛軍才知,當晚找他們的不止自己這一家,太液池邊人太多,畫舫一出事,一片慌亂中,別說進宮赴宴的人了,就是伺候的宮人們,據說也頗有幾個落了水,照那負責的禁衛軍小頭目的意思:
“國公爺,今晚您也看到了,事情實在太多,真要落了水,也只能看她自己的運氣了。這樣吧,等回頭都打撈上來了,到時再有勞您或國公夫人過來認一認?好在就是個丫鬟,您說是吧?”
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且眼看那小頭目連登記都懶得登記,護國公心里有數,今晚落水的人太多,一個小丫鬟人家禁衛軍根本不想理會。
倒是借此把姑娘突然不見了的情況給遮掩了過去,后來出宮時也是如此,盤查的只是是否多了人,少了人的也就那么粗略一問,等得知少的還是個丫鬟,更是揮手直接放行,也是讓兩夫妻松了口氣。
但疑問還是在的,是以如今這大好的相處機會,借著不遠處沈太師飽含感情的哭泣聲,護國公挪過去低聲問沈復: